第1160章 投资未来(2 / 2)

“没错。”

“你是华夏哪个省的,马来西亚,还是新加坡?”

张远:……

你比成吉思汗还狠,给这俩地都划我们那儿了。

老外的地理知识都跟没有一样,反正在他们眼里,黄皮肤的都是一个国家。

“我住在首都,也就是帝都,去年开奥运会的地方。”

“哦!”这么一说,人家就明白了。

“我认识张译谋导演,有机会的话,可以让你们聊聊。”张远顺带展现一下自己的人脉。

“他会愿意和我们聊天?”布伦不太信。

“有机会的话。”

张远此时转变话题。

“嘿,前几年,我看过一部非常精彩的恐怖片,是一个老头布置各类机关,残忍的与受害者做游戏。”

“《saw》?”

这位立即回道。

也就是《电锯惊魂》的英文原名。

“是的,这是你们的作品吗?”

“可惜,并不是。”老哥提起这个,有点惋惜。

“不过很巧。”

“怎么巧了?”张远装模作样的问道。

“这部戏的导演,最近刚与我聊过。”

“你对他感兴趣?”

“是的。”张远压制住兴奋,回到。

“我可以帮你约他见面,刚好,他就是你的同胞,华夏的马来西亚人。”

张远张了张嘴,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因为他说的也不算错,温子仁是大马华裔,只不过从小在澳洲长大。

一个串一个,又把詹姆斯·温,也就是温子仁给喊了过来。

一叫就到,这位最近闲着呢。

小矮个,留了个有点杀马特的发型。

因为两部戏失利,他不和大厂玩了。

转头来找布伦这个专搞小成本影片,口碑也挺好的老哥联系合作。

因为成名作《电锯惊魂》就是小成本,所以温子仁想要回归初心,再做一部小成本惊悚片。

他正在与布伦讨论这项目,聊天时也说起了。

想搞一部“鬼屋”题材的作品。

张远参与讨论,聊了不少华夏的灵异传说,就当是提供素材了。

虽然还未成型,但他知道。

这部温子仁的重新起航之作,就是大名鼎鼎的《潜伏》!

不是孙洪雷那个潜伏。

是恐怖片《潜伏》,后来足足拍了5部,没有一部票房低于一亿美金的。

这部戏成功后,又搞出了更强悍的《招魂》系列。

就是有安娜贝尔娃娃和鬼修女的那个系列电影,直接搞出了一个以温子仁为核心的恐怖宇宙。

都是钱啊!

《潜伏》系列捞了快8亿美金。

《招魂》系列更是捞了超过20亿美金。

别说全吃,那不可能。

分一杯羹也够美的。

并且张远与温子仁很聊得来。

不光因为都是黄皮肤。

这位在大学时还兼修过华夏民族学,了解了很多东方民间知识。

所以他拍的恐怖片与其他北美导演那种直给,血腥的作风完全不同。

是那种擅长渲染,你觉得要吓你时,他虚晃一枪,你觉得安全时,却给你来一刀的类型。

而且尤其擅长将恐怖题材融入生活场景。

因为这都是儒家文化圈的底子。

不是张远看不起白人。

血浆片的恐怖程度和岛国,暹罗恐怖片压根没法比。

而华夏更牛逼,无论是《盗墓笔记》还是更早的“林正英驱鬼”系列,实际上是把恐怖题材完成了冒险题材。

僵尸题材电影,在华夏的大环境下,更是直接不成立。

看疫情期间的各国作为就知道了。

他们能拍这片子,还爱看,纯粹是因地制宜。

张远和布伦,温子仁三人是越聊越投机。

尤其张远说起自己在国内投资作品时,从来不干涉导演创作。

还推荐温子仁去看宁昊的《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

并告诉他,这两部戏的成本加起来都没超过300万美金。

温导正在为新作找创意,灵感,回去就看了。

看完后大受震撼。

原来华夏人也能拍出盖·里奇级别的电影。

宁昊模仿的就是这位。

“所以,你在准备新片?”

没几天又约了回,出来聊天。

“是的,预算大概多少。”

“200万以内。”温导答道。

“最好100万就能完成。”布伦则接话。

看来一个有目标,一个希望压成本。

“我很喜欢二位对影视行业的理解。”

“我想,我们应该是志同道合的。”

“布伦,我也很喜欢你的《灵动·鬼影实录》。”

“我觉得,这样有意思的电影,不应该只在北美上映。”

“应该推向全世界。”

“能在北美上映,已经很困难了。”布伦苦笑道。

“我可以帮助你,我在华夏的电影公司,能够处理亚洲地区和部分太平洋地区的电影发行工作。”

“包括香江,宝岛,岛国,棒国,暹罗……你想的到的东南亚地区,我们都可以做。”

除了天竺。

毕竟宝莱坞赚钱当地,一分别想带回家。

这粪坑江志墙都不敢沾。

华夏大陆则是不过审,压根不用考虑了。

“只是我没有好莱坞八大的实力,但我们更愿意支持小成本作品。”

“哎,那更好!”布伦当即回道。

“那些大公司根本不愿意帮我推广,他们眼高于顶,都不拿正眼瞧我。”

温子仁也在旁直撇嘴。

为了拍《死寂》,他被华纳折腾惨了。

用他自己话形容,觉得自己的作品被一帮浑身散发着臭气的猪猡强x了。

后来华纳让他回去拍《海王》,温子仁的条件就是首席导演,首席制片,最终剪辑权,华纳不能过多干涉拍摄。

实在被整怕了……但对方给的太多了。

“那好,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为你的影片做亚洲区发行。”

“太好了。”布伦当然乐意,多卖一个国家就是钱。

“哎?”张远做出一副临时起意的样子。

“不如这样吧。”

“你的公司,现在缺投资吗?”

“詹姆斯要拍新作,你们缺钱吗?”

“不如我直接投资你的公司,带来更多资金,以后长期作为亚洲地区的合作发行方。”

布伦刚才答应的爽快,但只是面上。

你说帮忙发行,我当然说好。

但我还得回去调查一下你的情况。

万一说发行,卖了钱不给我,我找谁去?

人家白人也不傻,坑货华夏人也不少。

早期华人在海外商界的口碑很不怎么样。

可现在一说要投资……这是要见现钱啊!

聊的这么好,又乐意给钱。

兴许人家是真对小成本作品来劲。

温子仁也高兴啊。

我新片正缺钱呢。

三人互相对视,怎么看,都是笔合适的买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