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198.李洋的爱好!(1 / 2)

第200章198.李洋的爱好!

隨著拍摄渐入佳境,《寄生虫》剧组配合的越发默契。

几乎可以说是,叶柯全身心沉浸在创作中,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直到温情一个电话打到片场,语气中带著难以抑制的兴奋,才將他拉回现实。

“《无双》的票房分帐下来了!第一笔款项刚刚到帐公司帐户!”

温情的音透过电话都仿佛带著金光,“数字非常可观!韩董那边也亲自来电,说中影那边流程也走完了,想约你时间见面聊聊,似乎还有別的事。”

叶柯闻言,揉了揉因长时间紧盯监视器而有些乾涩的眼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如今五亿票房的辉煌已是过去式,但真金白银的分帐落袋,才真正意味著这个项目的圆满成功,以及藤蔓和他个人金灿灿口袋里的实力,又是一次巨大飞跃。

“知道了。安排一下时间,我回公司一趟。”叶柯沉声道。

几天后,叶柯暂时將剧组交给李洋和曹郁把控,独自一人返回首都的藤蔓。

公司里氛围明显不同,员工们脸上都带著与有荣焉的喜气。

《无双》的巨大成功,让这家新兴的影视公司真正在业內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力量。

他刚在办公室坐下没多久,温情就內线通报:“叶柯,韩董到了。”

“快请。”叶柯起身相迎。

韩三屏满面春风地走进来,远远就伸出了手:“叶柯!恭喜啊!《无双》不仅是票房胜利,更是大赚特赚!你这点石成金的本事,老哥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这次连“叶老弟”都不叫了。

“韩董您过奖了,离不开中影的大力支持。”

叶柯一脸谦虚笑著与他握手,引他到会客区坐下。

两人寒暄了几句,自然聊到了《无双》惊人的投资回报率。

可以说是除了滕蔓和中影,就连另外三家也是没少赚。

韩三屏感慨道:“现在好多项目,赔本赚吆喝,像《无双》这样叫好又叫座,还能让投资方赚个盆满体满的,真是凤毛麟角了。

你可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啊!”

聊完了《无双》的“钱景”,韩三屏话锋一转,神色稍稍正式了一些:“今天来,除了恭喜你,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想亲自跟你谈谈。”

“您请说。”

叶柯做了个手势,心中已隱约有所猜测。能让韩三屏亲自上门谈的,绝非小事。

“电影局牵头,我们中影具体承制,准备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推出一部献礼大片,暂定名《建国大业》。”

韩三屏语气郑重,“这片子意义非凡,旨在回顾歷史,凝聚人心。

导演团队由我跟黄建新两位来牵头。”

说到最后,韩三屏忍不住笑著反问道:“黄建新,你应该熟悉吧!”

“当然了,当初还是黄导的介绍,说实话还是真得感谢他。”

笑看说起黄建新,隨后叶柯认真听看。

像这种规格的献礼片,无疑是年度重中之重,匯聚的资源和人脉將是顶级的。

看著叶柯,韩三屏表情很是认真:“这片子,我们打算匯集两岸三地最优秀的演员,以“数星星』的模式,打造一部真正的史诗巨製。

所以我今天来,也算是代表剧组,正式向你发出邀请,希望你能在其中出演一个角色!”

虽然有所预料,但听到韩三屏亲口说出,叶柯心中还是微微一动。

其实《建国大业》这样的项目,参演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徵,是对演员业內地位和公眾形象的极大肯定。

“感谢韩董和剧组的厚爱。”

叶柯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角色?”

“角色很多,歷史人物眾多。”见他没有拒绝,韩三屏满意的笑道,“考虑到你的年龄、气质和影响力,我们初步考虑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青年才俊形象,比如蒋经国一角,我们就觉得你非常合適。

当然,具体还可以再商量。”

蒋经国?

叶柯迅速在脑中过了一下这个歷史人物的分量和戏份,算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非常出彩的角色。

看到叶柯在思索,韩三屏补充道:“我知道你正在拍《寄生虫》,时间紧张。

但《建国大业》的拍摄周期会比较灵活,很多演员的戏份都会集中拍摄,所以我们可以配合你的档期。

这片子,票房不是首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它的歷史意义和社会影响。参与其中,对於你个人和藤蔓的未来发展,都大有益。”

主要还是叶柯的新电影,背后也有中影,所以一些事情可以稍微缓衝协调一下。

叶柯明白韩三屏的意思。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演,更是一次融入主流话语体系、提升个人和公司品牌高度的机会。

对於长远发展来看,这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想到这里,叶柯抬起头目光坚定:“感谢韩董和剧组的信任。能参与《建国大业》这样意义重大的项目,是我的荣幸。

蒋经国这个角色很有挑战性,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档期方面,我的团队会儘快与剧组协调,確保不影响《寄生虫》的拍摄进度。”

“好!太好了!”

韩三屏大喜过望,用力一拍沙发扶手,“有你这个国际大满贯影帝的加入,咱们这片子更是如虎添翼。

我这就回去告诉导演组这个好消息!具体事宜,让下面的人儘快对接!”

送走心满意足的韩三屏,叶柯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繁华的首都。

刚刚入帐的巨额票房分帐,以及《建国大业》的重量级邀约,如同两股强大的动力,推动著他和他的事业走向新的高度。

想到这些,叶柯拿起手机,拨通了温情的电话:“对接一下《建国大业》剧组,协调档期。

另外,帮我搜集一下关於蒋经国先生的详细歷史资料和影像,越全越好。”

既然接了,就要做到最好。

这是叶柯一贯的原则。

无论是对待自己的电影,还是参演別人的作品继续回到魔都那边,《寄生虫》的拍摄进行得紧张有序。

叶柯工作时的状態与平日里的温和截然不同,不仅仅是要求严格,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不过,叶柯不像其他人那样,从不粗暴呵斥,总是能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並用演员能理解的方式引导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