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1 / 2)

('<!--<center>AD4</center>-->,董鄂妃原先被仇恨冲昏的头脑反倒清醒了。悼妃之死,死的蹊跷。董鄂妃可不认为桑枝真有那个能耐杀人,何况悼妃和皇后关系如此亲密,董鄂妃绝不相信桑枝会对悼妃下手。可悼妃竟然就这么病逝了,而且还是背负着董鄂妃满腹的怀疑和仇恨,仿佛悼妃一死,荣亲王的案子董鄂妃的恨就能消解似的。然而,悼妃泰兰,才多大一个小姑娘!皇后娘娘都没动手,那个一直跟淑惠妃住在一处的少女,怎么就能只手遮天悄无声息地把手伸到承乾宫来?董鄂妃自认承乾宫虽然不是铜墙铁壁,但至少管理有方,悼妃当时还是个连份位都没有的秀女,怎么就能这么大本事?

很显然,如果真是悼妃,那么悼妃背后一定有人。能让悼妃如此卖命的人——这个人,自然而然地就指向了皇后。

本来董鄂妃都要信了的,毕竟明面上看,没有人比皇后更有谋害的动机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皇后自己竟然大病一场,险些命丧黄泉。要不是有个桑枝瞎折腾,只怕皇后都不能撑过去。也就是皇后这场病,让董鄂妃又起了疑心。皇后的病症和悼妃、荣亲王的症状,乍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董鄂妃后来派人暗地里去查探,那些给悼妃和皇后诊病过的御医竟然都很巧不巧地告老还乡去了。当然理由说的通,因为年纪大了,而且加上皇上为了荣亲王一夜之间连杀十多名御医,让御医署人心惶惶,请辞也在情理之中。

所有的事情都在情理之中,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理成章。换做旁人或许也就糊弄过去了,但就是因为太过顺理成章,董鄂妃反而不信了。她想,皇后真的有能力在承乾宫安插人手吗?思量半天,董鄂妃认为,皇后并不能。一直以来,皇后都自顾不暇。新任的博尔济吉特小皇后自打进宫以来,就一直没什么存在感,除了被欺负就是被欺负。荣亲王一出事,几乎所有人都怀疑是皇后干的,因为皇后太有作案动机了。然而董鄂妃思忖着,却更相信自己的直觉——皇后她没有动手。甚至,董鄂妃都能看出来皇后对顺治帝的抵触情绪,这种情况下,皇后又怎么会愿意争宠?皇后不争宠,又怎么可能对荣亲王下手?

于是董鄂妃又重新捋了一遍案子。自打荣亲王去世之后,她夜不能寐,日日心如火煎。可巧不巧,当日桑枝曾无意中说,绿莺曾奉皇贵妃命令询问皇后娘娘情况。想到这一点时,瞬间给董鄂妃缠绕在心的谜团指向一个解开的方向,因为——她从未派人特意询问过皇后情况。董鄂妃私底下去调查绿莺时,却发现绿莺的家底清清白白,一点可疑之处都没有,唯一令人惊讶的是,仅仅半年,绿莺就从刚入宫的宫女被李应容分到承乾宫,而且很快博得董鄂妃欢心。

半年,太快了。虽然绿莺确实很聪慧,但半年,未免太快了。一旦把疑点放在绿莺身上,所有的不解就好似找到了解开的那个点——

首先,桑枝对绿莺的极为信任,让她在查案时从未怀疑过绿莺的话。是绿莺告诉她关于桐儿的事,甚至关于悼妃赐给桐儿镯子的事儿也都是绿莺审出来的。于是桑枝在有意无意时,就把目光投向了悼妃。

其次,能够自由出入荣亲王居处的,除了赵嬷嬷和几个伺候的宫女,就只有绿莺。但是,偏偏就巧在,荣亲王突然生病当日,绿莺有不在场证据。

更为巧合的是,照顾荣亲王的地方从未缺少过奴才,偏偏就桐儿偷偷溜进去找桑枝那日出了空隙。而那空隙是怎么来的?虽然董鄂妃没查出那天为什么会出现空白时间段,但只要想想能够悄无声息调动宫女离开的人是谁,就很明显了——如同桑枝对绿莺的信任,承乾宫的人也很喜欢绿莺,如果绿莺想让她们一个一个先后出去简直易如反掌。那时包括赵嬷嬷在内,都很喜欢绿莺。

当时董鄂妃就倒抽一口冷气,急火攻心呕出鲜血来。她向来对荣亲王呵护备至,绝不至于让荣亲王突然得病的道理,这病来的又奇又怪,很明显是遭人毒手。她左怀疑右怀疑,万万没想到,自己身边竟藏着这么一条看似人

', '')('<!--<center>AD4</center>-->畜无害的毒蛇。

可是,绿莺又有什么理由杀害荣亲王呢?还把害人的罪名有意无意地倒在了皇后头上。董鄂妃面容yi-n鸷,仔细回想绿莺的言行举止,突然一个发现震得她心头一骇——这宫里,能让举宫上下都喜欢且无比信任的人,不就是苏麻喇姑?!绿莺的种种所为,处处透露出苏麻喇姑的影子,不过因为年纪小缺乏历练,故而难以事事皆周全。这时,董鄂妃才恍然,绿莺的行事作风,完全就像是苏麻喇姑一手调//教出来的!

都到了这份上,真正的凶手是谁,还不明朗吗?而那个凶手,却偏偏是她最动不得的人。董鄂妃恸哭失声,悲痛y_u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