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1 / 2)
('<!--<center>AD4</center>-->扔在地上:“诸位自己看吧。”
闻仕珍躬身拾起地上的帛轴,刚展开一角,脸上便失了血色。
“这……老臣是真的不知此事。”闻仕珍撩起衣摆,径直在御前跪下了。
“老五可知,朕今日召你入宫,所为何事?”靖阳帝没理会下跪的闻仕珍,反而问起了赵凤辞。
赵凤辞道:“儿臣仍有些一知半解,请父皇明示。”
白纨半夜传来消息,称羽林卫在城门口截获了一封胡部的密信,信上详尽写着如何刺杀自己的谋划。他从前在雁荡关外和胡人打游击,已不知树了多少敌人,此类恫吓并不少见,因此心中并未多作计较。
“老五,朕从前只当是民间流言,不知你与闻中书是真的不对付。”
赵凤辞心中纳闷,这与闻雪朝又有何关联?
“否则他为何要串通胡人,筹谋如何置你于死地?”靖阳帝冷笑。
大太监将帛轴呈到赵凤辞面前。整卷帛轴不过寥寥数百字,却详尽叙述了广阳之围后的京城布防,及如何潜入王府暗杀怀王的计划。
“纸鸢升,破青云,入城候佳讯。”
帛上字迹隽秀雅正,收笔处遒劲有力。只要是中枢二院重臣,都能认出它的主人。
毕竟每封呈给圣上的奏章,都有中书右丞的亲笔预批。
赵凤辞放下帛轴,对靖阳帝肃然道:“父皇,这是栽赃嫁祸。”
太子听赵凤辞这样说,亦上前一步:“父皇,闻雪朝怎会做出这般愚昧之事!延曲部攻城时,正是他带着羽林卫在城门上死守,广阳才得以撑到大军回援。他若真的通敌,为何那时候如此罔顾自己的Xi_ng命?”
阁老们神色慌张,忙示意太子噤声。延曲部攻城时,第一批弃城而逃的队伍便是帝后的车马。太子这番话,正好戳到了皇上的痛处。
靖阳帝只是沉声道:“宣那二人进来。”
白纨带着两名伤兵走进御书房,赵凤辞仔细一看,发现两人都是羽林卫的熟面孔。其中一人双眼蒙布,已彻底失明,另一人右臂截肢,用白布包裹着断处。
“一开始,朕亦不信闻卿会做出此事,未料到派人细查,果然查出些端倪。”
靖阳帝示意阶下人开口。
“禀陛下,太子千岁,诸位大人,”在围城之战中被炸毁了双眼的羽林卫叩首道,“腊月甘八,下官当值北城门巡防,闻大人曾于那日清晨乘私轿出城。下官当时问起,闻大人称有要事需离京。下官不敢怠慢大人,便将车马放行了。”
“北直隶关哨称,闻卿当日曾独自前往兴陇,接触过兴陇流民,于黄昏时返京。”靖阳帝冷道,“两日后,胡人扮作的流民便破了兴陇城,直取广阳。”
赵凤辞正Y_u开口,却被靖阳帝打断,“接着说。”
断臂的羽林卫低垂着头道:“延曲攻城那日,下官与闻大人同守南城楼。镇北军回援前,胡人的攻势十分猛烈,对着城楼万箭齐发。守卫城楼的羽林卫几乎全军覆没,唯有闻大人安然无恙。下官那日曾听到胡人首领下令,让手下放箭攻城时,不要轻易伤及闻大人。”
待两位羽林卫言毕,整个御书房安静得落针可闻。靖阳帝深深看了跪在地上的闻仕珍一眼,开口道:“如今人证物证明俱全,就是不知信尾那句‘纸鸢升,破青云’,到底是何意?”
赵凤辞眸色一紧,骤然间只觉五脏六腑搅在了一起。
前日晌午,赵凤徽嚷着春光大好,要出门去玩,他却临时被召至枢密院议事。闻雪朝拗不过小孩子高昂的兴致,只能戴上幕篱,带上赵凤徽和阿申一起出了门。他晚上轮值回府,便见赵凤徽捧着个七彩纸鸢,在院中玩得不亦乐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