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汶川地震(1 / 2)

('我大学第一个学期是住在宿舍的,我们学校的条件「很厉害」,厉害到什麽程度呢?第一年刚入学时,老师带我们参观校园,还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不要看我们学校现在这样,在80年代,我们的yT设施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好了,80年代的事都能拿出来吹,可想而知到底是什麽水平。听学姐说过,她大一报到那天,爸妈送她到校门口,她妈看了一眼校门就直接抱着她哭了,说「妈妈对不起你,把你送来这里吃苦」……

我来给你们描述一下我们的宿舍吧。八人一间,铁架床,没有衣柜,没有冷气,房间里只有一张大课桌,一盏吊扇,一个cHa座。T育系八个壮汉挤在破旧房间里,那味道有多「香」可想而知。所以我第二学期就毅然决然搬到校外自己住。

如果没记错,我当时租的房子一个月两百多块,是农民自己盖的小楼,我住三楼,中间还有个天井,虽然没有自己的卫浴,但至少算是有了属於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我记得很清楚,5月12日那天我在家里。那阵子我爸刚买给我人生第一台笔电,华硕「坚若磐石」,我光着上身,在家里用新电脑打游戏打得不亦乐乎,完全沉迷在一款叫《电影制作大亨》的游戏里,转眼已经一点多了,我心里想,做完这部最後的电影就出去吃饭。

你们知道的,男生打游戏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後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突然听见平常宁静午後很少有的隆隆声,起初还以为是旁边工地的卡车开过,结果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我就看着笔电的萤幕开始前後晃动,越晃越厉害!

我瞬间反应过来,地震了!我拔腿就开始往外跑!

冲出房间後,地面整个在摇,我连站都站不稳,扶着墙看着黑漆漆的楼梯间,根本不敢下去。

因为房子本来就是农民自盖的,房东还是个木匠,楼梯间里堆满了木材和家具零件,只吊着一盏瓦数低得可怜的灯,加上地震摇得厉害,楼梯间看起来就跟鬼门关一样。我心想,要是冲进去的时候房子塌了,我会不会被卡Si在里面?

犹豫间,我发现别说跑,要不是扶着墙,恐怕我连站都站不稳。楼上还有很多花盆什麽的,怕砸到我,我抬头看着天井,内心充满了绝望。那种被绝望支配的感觉,至今难忘。

不知过了多久,整个世界只剩下地面传来的隆隆声和房里物品摔碎的声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当时还惦记着我的笔电:不会吧,刚买的啊!

又想:不会吧,马上要毕业还找到工作呢!

两个念头一闪,剩下的就是……

绝望。

震动慢慢减弱後,我回到房里,看我的笔电还好好的,但全屋停电了。大面积的穿衣镜震碎在地上,东西乱成一团,还好没有太大损失。

外面开始传来人声,几乎每个人都在喊:

「哇!刚刚地震了!!!」

我整理思绪,想到还没吃午饭,决定出门觅食兼看看情况。我套上上衣,脚上随便踩了双草鞋没错,就是我去都江堰旅游买的草鞋就出门了。

从我租的房子到学校有一大片围墙,墙後面是校区的老房子。看到好多围墙被震倒,老房子墙上也全是裂痕。我拿起手机打给妈妈,那是那24小时里唯一打通的电话,得知家里没事,我才松了一口气。

走到学校门口,看到学生们全挤在十字路口,大家都Ga0不清楚状况,还有人兴奋得很,说什麽四川很少有大地震,有人还在表演刚刚的「逃生演练」,一副把惊险当笑料的样子。

我找了家面馆,跟老板说要碗面,没想到老板说:「要不吃碗粉吧?煮粉的大锅在外面,煮面的锅在灶台里面,要是有余震不好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哭笑不得,只能点了碗粉,狼吞虎咽时看到几辆三轮车快速往医院开去,远远看见车斗里躺着满身是血的人……

吃完,刚好碰到两个同学说,T育系要去C场集合。我也跟着去了,发现所有人都在那,有人唱歪歌,有人打闹,还有人从寝室搬出收音机。

突然,收音机里传出沉重的声音:

「汶川地震,8.0级,都江堰半个城区全毁……」

全场瞬间安静,空气凝结。

这时,班导走过来告诉我们,今晚全部要睡C场,防余震,赶快联络家人报平安。我那时只穿短袖,脚踩旅游买的草鞋,心里暗骂不已。听说有人从澡堂里光着身子跑出来,只能抱着电线杆;有人从三楼直接跳下来摔断腿;还有人地震时居然往楼上跑……这些事当时大家还当笑话讲。

晚上,有几个打麻将的同学居然从麻将馆借来几顶大伞,搭了个临时帐篷,所有人都挤进去,我还带了吉他,大家唱歌,Ga0得跟音乐祭一样。

结果,晚上开始下雨……

我已经不太记得那一晚怎麽熬过去,只记得睡在帐篷口,雨水渗进地面,我全身Sh透,买了盒泡面,在细雨中一边发抖一边吃,那冷彻骨。

第二天一早,城里没电、食物短缺,物价飞涨。平时几块钱的桶装水被卖到上百,大家只能四处找吃的。

那时每个人都很敏感,走在路上,突然有人跑向马路中央,大家也跟着跑,集T抬头看两边建筑,生怕下一秒就倒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天白天我们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跑到一家还在营业的包子店排队,带回去给大家吃。

那两天的日子很不好过,没有物资也没有救援,但是好歹我们只是露宿而已,还没有到所有人都缺水断粮的地步,中间也闹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但是太琐碎,就不提了。

第三天,成都到彭州的交通恢复,我和几个成都同学决定先回家洗澡吃热饭,结果刚上高速,就接到同学的电话。

「你们在哪?」他开门就问。

我说:「刚上高速啊。」

他说:「快回来吧。」

我说:「车都开了,要我回去?脑子进水吗?」

他沉默一下,然後说:

「回来吧……任华Si了。」

我一愣:「你神经病喔?这种玩笑也开?」

「我没开玩笑,你们快点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後就挂了。

任华,是我们同一论文小组的,来自大凉山,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带着一种淳朴的倔强。学号只跟我差一位,每次考试都坐我旁边,我常偷看他答案。他家很穷,平常省吃俭用,除了寒暑假,其他时间都在打工,四年没看他买过新衣服。

然後,他就这样,走了……

我们几个人各自火速回家,洗澡後没吃饭又立刻赶回学校,只为了见他最後一面。

原来,他是Si在都江堰。大学毕业前,他已经Ga0完论文,准备去答辩,找工作。那天,他去都江堰一所学校报到,带着所有证书资料,车刚进车站,地震来了,候车厅後面坍塌,压住了他所在的车。

这样一个品学兼优、充满希望的人,就这样,连都江堰的土地都没真正踏上……

灵堂临时搭在C场墙边,那面墙还画着球门。他姐姐赶来,见到灵堂直接哭到昏厥,後来父母也来了,一身工地衣,满是补丁,哭声撕心裂肺。

任华被三个班g部接回来,早上学校接到电话问有没有叫任华的学生,如果不是靠学生证,他差点被当作无名屍埋了……

我和任华不算密友,但大学第一年,他是最後几个被我牢牢记住的名字。他一直很安静,含蓄,面带微笑,却总是默默帮我,提醒我考试、手续、论文……

一个这麽优秀、yAn光、善良的人,竟就这样消失在残砖断瓦里……

所以我在这里写下他的名字,因为我希望他能够被人记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R.I.P.

太沉重了,说点好的。地震时,成都人民表现真的让人敬佩。那天晚上,很多私家车满载物资跑去灾区,很多司机整晚救人,还有组成民间救援队的人,尽自己力量救人。

电视24小时直播抢救,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情侣,nV孩被压在废墟,男孩在外面守了三天,救援队叫他多和nV孩讲话,给她希望。

男孩在废墟外说:

「等你出来,我们就结婚。」

「我们去挑一件你最喜欢的婚纱。」

「婚宴要办在哪里?」

「要请哪些人,摆几桌?」

……

第三天,nV孩被抬出来,握着男孩的手,微笑着……然後心跳停止。

我和我妈看电视时,哭得根本停不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场地震,震碎了无数家庭,震出了无数人X。有人见义勇为,有人发国难财,救灾物资被贪W,电视上演的是人X,没演的更残酷。

但成都人依然用乐观抵抗残酷。b如网上流传成都人打着麻将等余震,那可不只是段子,很多地方真的有人打麻将。

有个大妈地震时在楼上打麻将,跑到窗边看一眼说:「没事,大家都在摇,继续打!」

还有四川记者拿麦克风问被废墟砖砾压住的人:「师傅,你痛不痛啊?」

结果那人回答:「你自己进来告一哈看嘛!」

告一哈,在四川话里就是试一下的意思

我妈那时在办公室,地震时冲下楼,结果最底层门只开了一人宽的缝,偏偏我妈胖,被卡住,是被後面的人推推踹踹才挤出去。

成都人的X格,就像成都的地质结构,外柔内刚。平时一个个看上去不是太可靠的样子,但是在真正灾难袭来的时候,却表现出了意外的韧X。

而我,就这样,在这风雨飘摇的2008年,毕业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经历了地震没多久,就到了毕业季。我P滚尿流地补考完所有课程,终于拿到了学士学位。毕业典礼那天,大家不可避免地提到地震和任华,曾经有过节的相互道歉,关系好的抱头痛哭,我也终于鼓起勇气跟当年打过架的同学说了声对不起,然后相拥喝到断片。

16年的学生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从此,各奔东西,天涯海角。

毕业后那段假期,公司时不时会打电话过来检查我们的英语水平,用英语问身份证号码、昨天的新闻、日常对话……每次都让我提心吊胆。想着即将到来的航校筛选,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泡在英语班里。

我从来没真正出过四川,小时候唯一一次飞重庆,那时候重庆还只是四川的一个市。更别说独自外出。这次公司通知我要去深圳参加政审和口试,我紧张得彻夜难眠。

出发那天,我妈把我送到机场,碰见了大耀——他是同期招进来的见过世面的人,妈妈郑重其事地把我托付给他,那个场景让我感觉像在托孤。幸亏有他,我连去哪儿换登机牌、怎么安检都Ga0不清。上了飞机后,大耀还把靠窗座位让给我,我趴在窗户上,看着夜空下万家灯火,心里充满憧憬。

到了深圳,几个人合计找住宿。我们穷学生不敢乱花钱,就在公司对面的村子找了个便宜小旅馆住下。那晚我躺在吵闹的房间里,想着即将面对的陌生环境,完全睡不着。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毕业焦虑吧。

第二天一早,我们都穿上最T面的衣服。我的长发被剪短,街头“洗剪吹”造型彻底告别,我妈还特意给我买了一套柒牌男装,穿上时我浑身别扭。

公司先发了一份表格,填各种父母信息。我爸是作家,但从来不是个称职的父亲,我和他几乎不联系,连出生年月都还要发短信去问。接着是一张试卷,全是诸如“有没有犯罪”“是否有暴力倾向”等问题,表面上看简单,其实公司背后会去实地调查。

最紧张的还是英语口试。负责面试的并不是航校的人,而是中介h牛,台湾人,姓崔。传说后来因为bSi过学生再次“出名”,不过那是后话。

他把我们一个个单独带进房间,用英文对话。对我们那时的水平来说,他的英语简直如天外之音。有人吓到全程发呆,跟夜里被车灯照到的牦牛一样僵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房里还有人拿着小本不停记,也不知道记些什么,气氛压抑到极点。

对话结束后没人告诉你结果。问主管,他总是摇头叹气,“你们这水平啊……不行啊……”Ga0得我们提心吊胆,生怕哪天突然被刷下来。其实这些套路后来才知道,都是先吓唬再安抚,先敲打一通再“给糖吃”,到最后几乎没人被淘汰。

回家后,就只能等通知。公司对接的航校有加拿大的蒙顿,澳洲的STATA,美国的AirSafety、USAG……当时大家都把AirSafety视为梦中圣地。但航校并不是自己选,是公司随机安排,和英语水平无关。我自认水平还算不错,但陆续接到通知的人一个接一个,有的去了美国,有的去加拿大,有的去西班牙,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心里愈发焦躁。

每天盯着手机,听到电话铃响就心跳骤停,直到挂断才放下紧张的呼x1。那种一边期待一边害怕的感觉,成了毕业后这段夏天唯一的主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每间公司的肥缺,非人资部门莫属,这当中的水有多深就不用多说了。之前提到负责招我们的那位教员,姑且叫他老T吧。他是军转民的老飞官,在公司刚开始筹建时就进来了,算得上是元老级人物。据我们那时了解,他相当廉洁,年薪百万,却一直开着一辆老掉牙的神龙富康。

我妈跟老郑的妈当年还在成都时特地约老T喝茶,说实话,两位家长是带着钱去的。虽然完全不懂行业规则,也不知道到底该「打点」什麽,还是觉得应该表示一下。没想到老T一口回绝,说:「等你们小孩飞出来了再说吧。」那两袖清风让我感动不已,至於後面发生了什麽,等大家读到了自然也就知道了。

老T後来每次来成都,都会把当初他招的学生们叫出来聚聚,算是一种同学间的联谊。他对我们算相当照顾,每次我们去深圳,都是他出面帮我们争取到免费员工票。我们也从不空手,每次都会带点家乡特产去看他。

老T应酬也不少,常会拉着几个学生一块去赴宴。他常说:「带你们见见世面,吃点好的,不然一个个面h肌瘦的,还想当飞行员?」我第一次吃凯宾斯基,第一次去做水疗,还有入职手续,都是他牵线帮忙的。

在老T的关照下,2008年12月28日,我正式进入航空公司。

进公司後,每天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相处,各种故事也就开始上演。我被分配到USAG第三期,报到时第一期已经出国,第二期也在准备中。我们第三期总共32人,社招26人,国内航校转来的4人,另外还有2位由乘务员转飞行员的nV同学,这些人将是我未来一年出国学飞时最亲密的夥伴。

我们这26个社招生一开始在深圳没依靠,公司便帮我们安排了一间教室当自修室。慢慢地,有些有航空背景的同学开始自发讲课。有学签派出身的教三字码、四字码,还列了一大张表要我们背,事後证明这件事几乎没什麽用。後来也有人开始教我们陆空通话的技巧,那时我才知道,原来飞行通话中英文字母跟数字的发音跟我们平常学的不一样,b如A念作Alpha、B念Bravo、C是Charlie……数字也不是一二三,而是「幺、两、三、四、五、六、拐、八、九、洞」,例如11就是「幺幺」。

我们偶尔还会找些美国飞行陆空对话的录音来听,结果每次听完都像看了部外星语片。我自认在同期英文不能算差,但不说我根本听不出那是英语。

我们每天作息固定:早上六点起床,七点搭公司班车到办公室吃早餐,再进教室等外号叫大小李的两名公司员工点名;中午十一点半吃饭,午後小睡一会儿继续上自修课;下午四点半下课,晚餐後回宿舍,如此周而复始,空虚又无聊。

「大小李」是两位主管,大的那位脑筋不灵光,人称「老李」,另一位叫「小李」,则是个不好惹的主儿,当时我们对他们是好酒好菸伺候着。两人表面看没什麽大问题,直到我们从美国学成归来,事情才慢慢浮出水面,这部分同样以後会再写。

老郑被分到澳洲STATA,那边要求学生得具备雅思成绩,听说航校还蛮重视这批学生,特地派了个年轻教官来帮他们上地面课。我们在教室百无聊赖,便几个人相约去「蹭课」。

我自己是想顺便提升一下英文听力,免得到美国後什麽都听不懂,何况闲着也是闲着,去听课总b乾坐强。

没想到才听几堂,就被我们班同学「举报」,说我们早退、不坐班。小李还把我们找去谈话,我们说:「我们只是去旁边学习,也没跑出去玩啊。」结果他回道:「我知道你们是去学习,但为什麽就你们可以去?那其他人怎麽想?」我们辩说没限制别人,他们也可以去听课啊。最後小李语气强y地说:「以後不准再去!」我们只得作罢。

懂了,意思就是其他人懒得去学,同时还怕你们学的b他们好,所以大家乾脆一起强制摆烂。信息收到。

还没出国,就先感受到内斗与J毛蒜皮的官僚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多月转眼就过,办签证的流程开始了。公司派人协助我们填表、校对资料,然後收签证费。26位社招生大家凑钱很快,但剩下的6人中,却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

我们约好某天早上到中信银行办理资料,结果那位来自东北、公司内外都略有传闻的nVX同学以下简称A君迟迟未现身。我们打电话催她,她妈接的,说:「她生病住院,今天来不了。」我们问那怎麽办?她妈说:「那明天早上你们去办之前她会来付签证费。」

第二天我们从早等到午饭後,A君终於开着红sE马自达姗姗来迟——面sE红润、气sE极佳,一点也不像刚出院。填完资料,她突然问:「你们准备怎麽去银行?」

我们说搭计程车去。她说:「要不我开车送你们吧?」大家心想,咦,A好像也没传说中的那麽差嘛。於是大家一同搭车前往。

办完资料已是下午,大家决定直接回宿舍,也请她顺道载我们回去。上车後,她突然回头问了一句震撼我三观的话:

「欸,你们看,我今天这也算是为班上同学服务了吧?不然……用班费帮我加个油?」

我当下震惊到怀疑自己听错了。我们互看一眼,确认没误後,会计出身的大龙同学说:「这个……班费是大家的,不太适合给个人用。」

本以为她是开玩笑,结果她还真的不放弃:

「那不用加满,加个两百?」

「不然一百也行吧,我今天也挺辛苦的……」

结果,她真的从我们班费里蹭走了一百元油钱。

那天我一路沉默不语,内心翻江倒海。

还没出国,各种人X就已经初露端倪。回到宿舍後,我想,要是在以前我们学校,我应该会找一帮小太妹把A君给K一顿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