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小样,跟我斗!(1 / 2)
第129章小样,跟我斗!
户部尚书李起元抬起头,看了看窗外,窗闪著阳光,就像一格格的鱼鳞。
支著耳朵倾听。
大雁飞掠长空的鸣叫声,远远地穿过寂静的大明门,传到耳边。
放下毫笔,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推开窗户,灿烂的阳光让世界变得清澈明亮。
院中种著一棵杏树,已然绽开,给这个寂静的院子带来生机和诗意。
初一看去,满树的杏,如一团粉色的云霞。
仔细一看,薄如蝉翼的瓣,白里透著粉,像只只蝴蝶,静静地停在树头。
微风拂过,杏轻摇,李起元闻到淡淡的清香,让他忙於案牘半天的脑子为之一新。
几朵瓣飘落打转,落在地面的斑斕阳光上,仿佛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李起元呆呆地看了一会,心情大好,转回到书案上坐下,拿起文读,看著封面上贴著揭条目录,心中更加舒畅。
制置司財政厅培养出来的財会人员,真是好用!
他们来到户部,也把制置司財政厅的预算、度支、审计、核销一整套財会制度和运作机制带了过来。
以前大明户部,皇上骂得对,比乡下地主老財的帐房都不如!
上面糊里糊涂,下面稀里糊涂,大家难得糊涂!
两百年了,大家知道它有大弊端,可就是不改。
有人说积弊太深,改不了,缝缝补补裱糊一下凑合著用吧。
有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帐至明则无贪。搞得那么完善,上下大家怎么好一起发財?
太祖皇帝当初给大家定得俸禄那么低,不想法捞点外快,怎么活?
有人说搞得那么复杂干什么?老子日,大道至简,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出问题。还不如简简单单於是国朝户部的財会制度一直烂到现在,李起元看到那些怎么都厘不清的帐本,看一次就恼火一场。
他曾经做了多种改革尝试,每次稍一动作,都会被厚厚的蜘蛛网给网得死死的。
后来看到制置司財政厅在皇上的指导下,从无到有建立一整套让人耳目一新的高效財政制度,
李起元想学,可惜蜘蛛网又把他网得更死。
卖国通贼大案引发的诸多大案,户部是重灾区,上下官吏空了一半。
又赶上天启六年京察大计,李起元把昏庸无能之辈,通过京察统统罢点,然后折节去財政厅挖人。
承办具体事务的公事员,过来户部马上就是八品提举和照磨;副科长过来就是七品经歷;科长过来就是六品主事...
你是预算局副主事?
预算局可是財政厅的核心部门,副主事可是副职之一。
啊,还是创建预算局的元老之一,宝贝人才啊,过来是员外郎,单独为你成立一个提举预算司,你是主官,你也从无到有,帮著户部建立出真正的预算和核销制度。
制置司是皇上一时兴致临时设置的,里面的官吏都是临时差遣,什么皇上兴致没了,说不定製置司也就没了。
可户部是六部之一,里面的官吏都是正途官,吏部里有官籍的!
制置司很多聪明人藉机纷纷跳槽,获利最大的就是户部。
看著提举预算司呈上的稟文,李起元越看越心顺。
稟文里把问题一二三四列得清清楚楚,然后附上他们分析出来的原因,最后是准备採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二三四。
这就对了!
上下行文,最重要的事就是稟告下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再获得上级的指导和支持。
要是户部都是这样的办事风格,大明財政何至於如此窘困。
六部要是都是这样的办事风格,大明早就四海晏平,何至於在西南和东北被几个土司跳反,骑在脖子上拉屎拉尿。
不行,我还要再从財政厅里挖几个人过来。
听说他们审计局审查帐簿很有一套;国库局在度支控制上非常有办法;还有他们的条例局,边开张边制定工作条例,改进工作流程,各个都是人才...
我真想把他们全部挖过来..:
一想起財政厅那个人才宝库,我真的控制不了我自己!
“尚书!”
有人在门外叫唤。
“谁?”
“经歷司王经歷有事求见。”
“叫进来。”
王经歷进来先行礼。
“下官见过李尚书。”
“何事?”
“回尚书的话,刚才制置司財政厅派人送来一份公文。”
公文?
毕景会这个老匹夫有什么事找老夫?莫非是停战书?请求老夫不再挖他財政厅的人。
怎么可能?
老夫的新锄头才刚刚打磨光亮,就等著再次开挖墙脚。
李起元坐在椅子上不动,右手一伸,王经歷连忙上前几步,把公文递到手上。
“制置司財政厅正堂都事毕平咨户部正堂尚书李。”
居然行平咨,毕老匹夫,还真把自己当回事。
李起元拆开封皮,打开里面一看,脸色越看越青,猛地起身,提起衣襟抓起平咨公文,慌忙往外跑。
跑得太急,后襟把座椅一拉,当拉翻在地。
李起元根本顾不上,从王经歷和门口心腹僕人李九面前一闪而过,眨眼不见人影。
尚书/老爷这是怎么了?
王经歷和李九面面相,不明就里。
过了十几息,李九才反应过来,拔腿就追了上去。
“老爷,等等我!”
李起元一口气从大明门户部衙门跑出来,穿过长安街,验牌子进了承天门右便门,左转进了谦巽门,一口气跑到制置司財政厅,直接衝进毕自严的值房。
“毕...毕...毕自严,你个老...老...老匹夫,你这平咨是什么意思?”
李起元扶著值房的门框,浑身都在抖动喘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