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1 / 2)
第93章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京师的夜,也漆黑一片,犹如一张更大的嘴,仿佛下一刻要把整个天地都吞噬进去。
南海子昭庆楼,位於南海子风景秀丽处,是一座仿造江南园林的大宅院。
礼部尚书薛三省一身袍狐皮祈子,头戴员外帽,跟在一位提著气死风灯的僕人后面,穿廊走径,来到昭庆楼的后院里。
后院有一座阁楼,三层楼高,灯火通明。
一楼有丝弦唱曲之声,时不时爆出叫好声。
薛三省走进去,里面坐著的侍郎、翰林学士、左右詹事、左春坊大学士、左庶子等一干客人,
纷纷起身,拱手见礼。
“天谷公来了?”
“天谷公有礼了。”
薛三省含笑拱手一一回礼,径直上了楼梯,
第二层是空的,坐著几位精干僕人,守著上下楼的楼道口。
见到薛三省上来,连忙上前去迎接。
“薛尚书来了,几位老爷都在上面候著。”
进到三楼,沿著走廊走了几步,进到一间暖和的雅间里。
里面坐著吏部尚书崔景荣、兵部尚书高第、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宗延。
见到薛三省进来,连忙招呼他坐下。
“鲁叔怎么晚了?”
“制置司转来文书,要册封蒙古两个酋首为伯爵。盯著老夫要册封文书。不得已,晚了些。”
崔景荣眉头一皱,转头看向高第,“册封蒙古酋首为伯爵,这不是滑天下之稽吗?
皇上在关寧,怎么想起一出就是一出?”
高第抒著鬍鬚,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皇上去了关寧,游猎好武,肆无忌惮,更是被一群奸侯小人围在左右,哄弄唆使,越发地不堪了。”
李宗延也在摇头:“这不行。我们不能看著皇上在邪路上越走越远。”
薛三省坐下来,端起一杯热茶,悠然道,
“皇上此前一直蛰伏,现在终於出手了。不惜以摧毁长芦、两淮盐政为代价,杀鸡取卵,凑得几百万两银子,开始肆意妄为。
他编练什么新军,纸上谈兵,不知所谓,
又用商票收买京师唯利是图的数千京官,一步一计,倒有些章法。
现在又悄悄跑去了山海关,操戈弄兵,弄险玩火,越走越远。诸位,我们不能再坐在这里,什么都不做!”
室內沉默。
一楼的丝弦声,咿咿呀呀的唱曲声,时不时爆出的叫好声,就像是夜色中秦淮河上闪烁的灯光,縹緲悠远。
但是在某两位的心里,却像是长城外荒野上恶狼的眼睛,让他们心烦。
“皇上的心真大,让人难以揣摩啊。”
幽幽声中,四位大佬们心里清楚,无非是天启帝突然“觉醒”,收兵权,揽钱財,比正德帝还要做得出格,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官们的控制,
这让文官集团们心生惊慌。
文官集团,跟东林党是有区別的,他们更像是建制派,或者说保守派。
东林党是他们中间分出的一部分,他们还分出齐党、楚党、浙党、宣党,各个有自己的想法。
都要反客为主,抢占朝廷话语权。
大家之间有合作,也有激烈的爭斗。
现在他们都意识到危险,放下成见,暂时团结在一起。
薛三省幽幽地继续说:“听说制置司在报国寺开办的讲习所,盛行科学读书会,研读什么《科学方法论》和《辩证唯物法》,还有什么《初级数学》、《数理化入门》,全是背儒弃理的异端邪说。
还以此结社为党。”
李宗延突然冒出一句:“兴明会。”
高第好奇地问:“什么兴明会?”
“科学读书会只是外围,核心是兴明会。”
崔景荣授著鬍鬚,迟疑地问:“难道又是一个东林党?”
李宗延呵呵一笑:“东林党?东林党有执行局、秘书局、组织科、宣教科和团结同仁会吗?”
“执行局?秘书局?还有这团结同仁会,干什么的?”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室內文陷入了沉默。
丝弦唱曲声又清晰地传了进来,仿佛秦淮河上的画舫又靠近了一些。
但是在其中两人心里,只觉得荒野上的恶狼,向自己逼近了一大步。
兵部尚书高第幽幽地说:“现在蓟辽边军,还有宣大边军,暗地流传铁血同盟社。”
崔景荣眼晴一瞪,“在军中暗传这些,居心回测!登之,你身为兵部尚书,难道不严查吗?”
高第冷冷一笑:“铁血同盟社,最先从四卫营开始兴起,接著是新军营,宗旨是忠君报国、守土开疆,重振汉唐雄风、叫四夷朝贺皇明。
全是兴明会和制置司的那伙人在背后操持,怎么查?”
薛三省又说道:“不仅如此,自从天津盐业和淮东盐业组成职工公会后,各地的公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天津、登莱成立了海员公会,滦州煤铁局成立了煤铁工人公会..:
这些公会,全是制置司和兴明会团结同仁会的人在操持。”
“他们这是在蛊惑人心,操持民意..:”崔景荣气急败坏地说,想了好一会,才想出一个词,“居心回测!”
其余三人神情诡异地看著他。
蛊惑人心,操持民意,是文官和縉绅们的拿手好戏。
尤其是东林党,非常善於包装自己,又擅长走平民路线,笼络了一大批城镇和乡村秀才、童生,动不动就能煽动一大批百姓民眾。
当年斗矿监、税监,东林党一马当先,居功甚伟。
现在皇上的心腹们居然玩得比他们还要溜。
两淮盐政,就是数万盐户在各盐场被人煽动,罢工、围堵司库大使和提举司,掀起惊涛骇浪,
席捲两淮,还向两浙开始蔓延。还推举五百代表,神奇突破巡检和都盐使司的重重关卡,径直来到扬州城,找钦差魏忠贤告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