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安排军舰,文物交接(1 / 2)
脚下的木板隨著脚步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晨雾尚未完全散去,带著海水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一边跟著中山装男子朝汽车走去,一边在心中快速梳理著会面可能涉及的细节。
华主任作为官方代表,其態度直接影响著交接流程的推进效率,而文物的归属更是牵涉到歷史责任与民族情感,容不得半点马虎。
黑色轿车平稳地行驶在县城的街道上,两侧的骑楼建筑透著古朴的气息,与他记忆中南方小城的风貌渐渐重合。
他抬手看了眼腕上的手錶,指针正指向约定时间的前十分钟,这让他略微鬆了口气——提前抵达既是尊重,也能留出调整状態的余地。
当他来到一个小会议室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华主任比他还早,连忙上前,伸出双手和华主任握到了一起。
“小涛啊,你这次又立了大功了,几位长老听说,你把光头带到弯弯去的文物,拿回来了大部分,高兴的为你鼓掌,都要为你请功。”华主任微笑著说道。
“这批文物承载著太多歷史记忆,能让它们重返故土,是我们这代人应尽的责任。”耿涛掌心微微发热,目光扫过会议室墙上悬掛的地图。
华主任摆摆手,指了指身旁的红木座椅示意他坐下,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光影,空气中飘著淡淡的茶香。
“华主任,那国內是怎么安排这批文物的交接的?”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华主任端起青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杯沿氤氳的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细纹。
他將茶杯搁在暗纹桌布上,指尖在杯壁缓缓摩挲著:“这批文物情况特殊,专家组已经擬定了三阶段方案。
首先是文物安全检疫,下周三会有故宫博物院的恆温车队从北平过来,所有青铜器和陶瓷器都要经过惰性气体封装运输。“
他顿了顿,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推到耿涛面前,“第二阶段是联合鑑定,国內的文物专家会在上海博物馆组建临时工作室,重点核查每件文物的原始编號与馆藏记录。“
阳光恰好掠过文件上“国家一级文物“的硃砂印章,在耿涛手背上烙下细碎的光斑。
最后阶段是公眾展陈筹备,下个月中旬会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国宝回归'特展,我们计划还原文物在海外流转的歷程,让观眾直观感受这些器物背后的百年沧桑。
“那我什么时候把这些文物交给你们?”耿涛问道,他准备马上去一趟澳洲,现在让他有点忙不过来的感觉。
华主任抬眼看向他,目光沉静而带著考量:“文物交接定在下周日清晨五点,地点选在珠江口的三號锚地。
届时会有三艘海军护卫舰接应,船上配备了专业的文物保护舱室,温度湿度都能精確调控。“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摺叠的海图展开在桌面上,指尖点在锚地位置划出半圈弧线,“你只需將装载文物的货轮驶入指定海域,交接过程会有暗语通讯,具体频段和口令我已经让通讯员整理成密电,会后让小李交给你。“
窗外忽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华主任放下手中的铅笔,补充道:“考虑到你后续还有其他事务,交接完成后你不必隨船同行,我们会安排专人负责押运,全程走內河水道直达北平。“
“华主任,还有那三艘军舰怎么交接?”耿涛又问道。
华主任將海图折好收回抽屉,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出节奏:“军舰交接比文物要复杂些,毕竟涉及军事装备。
我们计划分两步走,先由南海舰队派出两艘驱逐舰在公海进行技术勘验,確认舰艇武器系统的封存状態。
你需要提前清空舰上所有非军事人员,只保留必要的操作船员,按照我们提供的航线图慢速驶入指定海域。“
“华主任,这样,你们確定好位置和时间,我提前把军舰停泊到指定位置,你看可以吗?”耿涛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