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专家到、练差了?(1 / 2)
与此同时,训练基地那边,教官们已经各自分配好自己的手下,正在加紧训练,耿涛给出的任务时间也让他们有了紧迫感。
还有两个月就要离开训练基地,出去以后还要让战士们儘快融入社会,熟悉和模仿社团成员各种习惯,直到能够不让人看出任何破绽,才能开始后续的行动。
教官们深知任务艰巨,因此训练格外严格。他们从日常的言行举止到执行任务的技巧,都对队员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教导。
为了让队员们更好地融入社团环境,教官们收集了大量关於14k和新义安等社团的资料,分析他们的行事风格、语言特点和生活习性,然后传授给队员们。队员们也都非常刻苦,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和模仿。
国內冶金部在得知港岛这边採用了最前沿、最先进的炼钢工艺之后,迅速地做出了反应。
他们马上著手组织相关工作,精心挑选並且派出了一个由二十三人组成的专家团队。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在冶金领域有著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他们的任务就是前来港岛学习和考察这里的先进炼钢工艺。目前,这个专家团队已经顺利抵达了宝安。
耿涛在接到通知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遣毛振新等几个对港岛这边接人流程比较熟悉的人员,驾驶著巡逻艇前往宝安去迎接冶金部的专家团队。
毛振新他们几个人因为在港岛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对於周边的海域环境以及接送人员的整个流程都十分熟悉,所以是此次接人任务的最佳人选。
毛振新等人到达宝安后,顺利地与冶金部的专家团队会合。在接到专家团队之后,他们一路上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小心翼翼地护送著这些专家。
在整个航程中,他们既要保证专家们的安全,又要確保航行的平稳,避免因为海上的风浪或者其他突发情况而影响到专家们的行程。
最终,在他们的谨慎护送下,冶金部的专家团队平安无事地回到了港岛。
一路上,专家们对即將学习的先进炼钢技术充满期待,纷纷討论著可能会面临的各种情况以及对国內炼钢技术提升的重大意义。
回到港岛后,耿涛亲自迎接专家团队,並为他们安排了舒適的住宿环境。
隨后,耿涛带领专家们参观了正在筹备建设的钢铁厂工地,详细介绍了工厂的规划布局以及即將採用的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法的设备设施。
並把他们作为公司员工安排到施工现场,让他们参与到各个施工环节,让他们儘快了解整个工艺流程和设备情况,以便回国后,迅速转化成自己的技术成果。
专家们对耿涛的安排十分满意,他们立即投入到工作中,认真观察施工细节,与现场的技术人员积极交流探討。
在施工现场,专家们凭藉自身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为钢铁厂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新厂建设工地,施工进展顺利,部分基础工程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开始逐步搭建。建筑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地,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著作业。耿涛依旧频繁来到工地,查看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训练基地,经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训练,队员们在言行举止和对社团风格的模仿上都有了很大进步。
耿涛在看了他们的训练成果以后指出,训练和生活本身就是两码事,千万不能急於求成,在训练基地,需要著重训练的是,战士们的技战术和近身格斗,其他的出了训练基地再学也不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