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去找网络运营的同事帮忙,对方很爽快答应。
又去干了一会儿别的工作,吃了午饭回来,已经陆陆续续收回来一些问卷反馈。
和她预料的一样,大多数人填写的都很潦草。
能把全部问题都勾选完的都算是少数,大多数只勾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几题,其他全部空白。
对于这些大忙人来说,能抽出一点儿宝贵的时间轻动手指勾一勾,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一份份往下翻,忽然被一份填满的问卷弄得怔住。
关于拍品的兴趣和需求的选择题全部勾完,一些藏品的心理价位也填得非常合理,很有参考价值。
更让姜司意惊讶的是,后半部分需要手写的个人偏好栏中,从喜欢的拍品风格、年代、工匠,以及喜欢艺术鉴赏沙龙主题都写了,写得满当当。
不仅如此,还提出了一些对于嘉仕比的个人需求。
比如线上展厅、私人投资组合推荐,以及随着在嘉仕比成交额的上涨,区别于会员等级的独特成长性称谓。
姜司意心想,哪位大善人大发善心,写了这么多。
目光下移,看到页脚姓名——林女士。
姓林,还是女士。
经过上次文身店的巧遇,“林”这个大姓,在姜司意心里忽然变成了会第一时间想到那个人的小姓。
可林棘是比姜司意好友圈里所有人加在一起都忙碌的大忙人,怎么会有时间这么用心地填写一份无关紧要的问卷?
“林女士”这三个字下一行,还有林女士填写的手机号。
姜司意偷偷点开手机通讯录。
她也是有林棘手机号的,虽然忘了在什么情况下添加的,也从来没打过。
一个数一个数对过去,11位手机号一个数不差。
姜司意眼眸发直。
这位林女士居然真的是林棘本人。
这种小问卷,换成姜司意自己可能也不会花时间来填。
林棘却这么做了。
被放在心上对待,让姜司意脸上隐约有些热意在灼烧。
这么说起来,她拖了这么久还没回答林棘联姻的提议,林棘不仅没有怪她,也真的没有催促,反而认真帮她填写问卷。
姜司意用发凉的指尖给过热的脸颊降温的时候,想起林棘站在朦胧的冷夜中,说的那句足以让人一瞬心动的话。
——我能给你想要的一切。舒心的生活,公平的人生,忠诚的伴侣。我有这个能力。
……
姜司意看了很多国内外拍卖行的新闻,以及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反馈,结合收回来的调查问卷,打算策划一场“东方美学”为主题的艺术品鉴赏沙龙。
主旨是近距离沟通,为收藏家提供一场轻松的艺术品之旅。
嘉仕比的专家团队免费为收藏家们解答艺术品鉴别和收藏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让资深收藏家和刚入圈渴望交流的新收藏家们有当面对话的空间。
在这样私密的空间里,收藏家们不止可以在艺术品上交易,甚至能谈些别的生意。
经过林棘的启发,姜司意建议推出区别于嘉仕比会员的积分制度,给予收藏家身份认同,以提升成就感和圈层归属感,加强收藏家和拍卖行双向绑定。
姜司意还有一些ar沉浸式体验的想法,让收藏家走进数据场景之中,更能亲身感受拍品的魅力和价值。
总之就是尽量淡化营销气氛,把冰冷的金钱交易转化为有温度的艺术体验和文化游戏。
这份策划案吴经理很满意,但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这个策划案需要有一个最核心的吸引力。资深收藏家就是最大的吸引力,毕竟新收藏家很有可能就是冲他们去的。可有什么能驱动资深收藏家现身呢?那帮资本家连拍卖现场都不亲自跑一趟,更何况是拍卖行的沙龙。”
姜司意说:“我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只要能用心仪的拍品,吸引到某一位资深收藏家确定出席,能成为吸引力,带动同圈层资深收藏家,新锐收藏家也就不在话下了。”
说完,发现坐在一旁的段凝对她露出迷之微笑。
是谁在春拍上帮姜司意扫尽oliver颜面?
又是谁一掷千金,让部门大出风头?
那位有可能出席资深收藏家是谁,不会是棘董吧?
被段凝扭曲的笑笑到后背发冷的姜司意:?
这边姜司意一头雾水,那边段凝笑着笑着又感叹起来。
人家棘董都追到afterparty上来了,结果姜司意倒好,为了那个和死人没两样的倒霉未婚妻,连个青梅的名分都不给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