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张小娥看向温南,她长得好看,皮肤也白,身段纤细,尤其穿着白底印花的收腰衬衫显的腰身更细,头发又黑又长,辫着三股辫垂在身前,看着唇红齿白,弯眉亮眼,微微抿着嘴时脸颊还有两个小酒窝,看着漂亮的很。

从家属区到杏花村,还真找不到第二个能跟她比的小姑娘。

张小娥想到自家的女儿,皮肤随了他爹,黑黝黝的跟煤炭一样,还挺羡慕温南的白皮肤,于是说道:“你瞧瞧这孩子皮肤多白,跟隔壁杏花村猪场里前几天刚引进来的一头大白猪一样白。”

温南:!!!

tmd!

有这么形容人的吗?!

陈奶奶听了都气乐了,见温南绷着脸没说话,扭头说了张小娥几句:“哪有把人和猪比的,你不会说话就不说,传出去被人笑话。”

张小娥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把人和猪比是不太好。

张小娥坐了一会就走了,陈奶奶看着她跑出去的身影,对温南说:“南南,她是个大喇叭,嘴里藏不住话,你以后跟她说话得注意点。”

温南昨天就知道了,在驴车上张小娥叭叭的说个不停,说完几个军嫂的事,又打听杏花村最近有啥稀罕事,嘴巴就没闲过。

陈奶奶洗了一上午的衣服,温南让她歇着,中午饭她来做。

这个季节菜地的里的菜种类不多,温南摘了点青菜,又从厨房门口的墙上挂着的辣椒串上摘了几个红干辣椒,从袋子里舀了点玉米面,和好面放一边发酵,再把青菜和辣椒剁碎,菜筐子里还有几个土豆,温南削了土豆片,打算中午多做一点。

陈奶奶给鸡喂了点鸡食,前段时间两只母鸡刚孵了一窝小鸡,小鸡崽叽叽喳喳的抢食物。

过了一会,厨房里传出浓郁的菜香味,香喷喷的,陈奶奶耸了耸鼻子闻了闻,转头看向厨房的窗户,温南站在灶台前拿着铲子在忙活,院外响起赵营长的大嗓门:“陈营长,你奶奶做的啥好吃的?刚到你家门口就闻到了。”他吸了吸鼻子:“嘿!真香啊!”

陈叙笑道:“我也不知道。”

赵营长走到陈叙家门口,想起一件事来:“对了,你早上托我那件事有结果了,我们一营有两个姓陈的,有一个回家探亲去了,还有一个在连部,等晚上我把人叫出来你跟他聊聊。”

陈叙颔首:“谢了。”

赵营长又闻了闻喷香的饭香味,馋的直咽口水,在家属区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次闻到陈奶奶做出这么香的味道来。

真难得啊。

见陈叙推门进院子,赵营长多嘴的问了一句:“陈营长,你找姓陈的干啥?是不是有啥事?”

第5章

陈叙道:“之前部队的战友托我找的,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赵营长也没多问,又闻了闻馋人的菜香味,馋的恨不得吞了舌头,他赶紧跑回家,家里的饭也做好了,闻着没什么香味,和陈营长家的差远了,赵小麦端着两碗红薯面条放在桌上,有一碗是她弟弟赵小东的,面条上有个荷包蛋,全家只有他弟弟才能吃上鸡蛋。

赵小东就坐在板凳上,等面条一放在桌上就开始吃,烫的刺溜嘴也没停。

赵小东今年八岁,是赵营长和媳妇花凤珍好不容易怀上的宝贝儿子,在家里就是祖宗。

赵营长揉了揉赵小东的脑袋:“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瞧你那德行。”

赵小东才不管那么多,他今天跟朋友玩了一上午,都快饿死了。

花凤珍和赵小麦坐在桌上,花凤珍搅了搅面条,问赵营长:“陈营长的表妹,就昨天刚来的那姑娘,是不是想在这边找个当兵的对象嫁了,不准备走了?”

昨天中午陈营长还说没那门亲戚,这才过了一晚上全家属区都知道他有个表妹过来了,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杜团长的媳妇传出去的,赵营长呼噜了一大口面,咬了口大蒜说:“我哪知道,我闲的没事还问陈营长你表妹干啥来的?还有啊”他挑了挑面:“你下次炒菜多放几滴油,你看看这碗里一点油星子都不见。”

花凤珍顿时心虚的低头吃面,慢吞吞的说:“家里就剩下二两油票了,你发工资还得下个月,一顿吃完了咱们吃啥去?”

赵营长一愣,抬头瞪她:“你是不是又把咱家油票给你娘家拿过去了?!”

花凤珍很小声的说:“我娘还给咱们拿了几个鸡蛋呢。”

赵营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