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2)
韩祥晴小跑过来帮着解释,“师傅,大师兄说的是真的,比如说张工,韩部长,陆亮、顾志昂、黄林等等,他们在休班的时候都会来帮忙挖土。他们也愿意为我们搞自建出一份力。”见她跟着师傅学了不少本事,连她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在有空的时候都会来做。
还说她的力气小,他多少帮忙添补点。
屠洋洋又被意外地震动,她哪还能骂得下去,“让我想想。”
不能再这样下去,真把把楼房修起来,还是得要水泥钢筋的,更得需要钱。
她得先把钱让他们创造出来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
这些人力在这里有什么办法让他们赚到钱呢?还不能打扰到他们的正常工作生活,能够每天就做个二三个小时的外快?
愁人啊。
屠洋洋心里挂着这事,吃秦幺妹的小灶都不香了。
“啷个啦,屠同志,看你这眉头都皱成一坨了,啥子事哩个心烦呐?”秦幺妹正帮屠洋洋做冬天的棉袄,这细棉布跟雪白的棉花,她怕拿回家去就要缺斤少两,就还是在屠同志的宿舍里头做,毕竟她这里安静,线也齐全。
第92章
秦幺妹喜欢在屠同志这里呆着,还图她屋里干净、安静,她那家里,再怎么生出心劲收拾的整齐妥当,没一会儿也会被那爷几个弄得乱秧秧,还要受耳朵的折磨,丁丁大点小事也只晓得在那里喊,妈,妈,妈,娃儿她妈……
烦死球。
屠洋洋叹口气,她觉得自己要变有钱是很容易,可是要让其它人轻松就赚到钱,似乎大概有点困难。
好吧,不是一点儿困难,是她想的太容易,被别人看低瞧不上觉得不可能完成才是正常的。
“地基是挖好了,可别说钢筋水泥,连砖头石子石粉也没得,而且材料是一方面,还有相应的工具……这个倒是可以我们自己做……但还是缺钱,没有钱开工。”
屠洋洋询问过系统,但系统被相关规则约束,是不可能提供别人的事业成果让她随便拿出来使用,只有她自己想到计划,可以搜索相关材料进行自行开发。
她之前觉得随便弄个水泥的配方出来生产使用就行,可配方毕竟只是配方,它出现总得有实验数据吧,你出数据不得实际操作,可如今就是连少量实际操作的样板间费用都没有。配比率由他们自己调出来就不违反规则。
噢,不是她没有钱,可屠洋洋是不可能啥钱都出的。毕竟眼下她光出钱啥也没换到,大家随便说的时候还是不痛不痒,因为那些人觉得根本看不到希望,赌定自己是没能力修房子的。
如今屠洋洋那傻子引着她那帮学徒胡搞,绝对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像在演猴戏似的被人笑话,明明房子的问题只要等到厂子给分配就行,挤点就挤点,身边的不都是这样。
可从未来回来的屠洋洋很清楚,房子肯定是能修得起来,而且77年一过,转眼便会发生大改革,住房也从单位分配住房直接进入八十年代商品房时期。
全得凭自己本事买房子了!
跟了她一场的学徒们,哪怕到时候这里的房子跟不上时代,也不会有迁拆(三线建设后期很多都荒废掉,没有生产效益,周边配套的地区房价自然升不上去),这段时间的经历也多少能让他们积累到更多经验,总归能比其它人提前享受或者更容易赚到财富。
其实哪怕房子修不起来,学徒工们都没太大的损失,但屠洋洋不太想输给人看。
“那就先赚钱塞。“秦幺妹有点气短,哎哟,刚才不该随便问的,真是,又不是不晓得屠同志是啥人。人家有本事的想的问题能跟她一样嘛。那是操的,起码上万块的大经济。
屠洋洋点点头,“是,是要先赚钱。“她把地基图拿出来,什么水泥配方初使投资还是太大,而且她提出来又成了自己的事,学徒工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让小学水平都没有的他们直接跨过不知道多少座大山直接去搞研究,根本就是让瞎子认人,全靠摸。
“先不修房子,先养鱼。”
地基换成鱼塘,基本深度已经挖好,加上灌排及氧气营养系统对于亩产500斤以上的鱼塘来说投入低。
主选鳜鱼及黑鱼,下塘鳜鱼苗在30g左右,平均4-5个月可达商品规格,最快可80天出塘,而黑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再科学搭配些其它鱼类,能达到较高收益。
相对于其它而言初期投资更少,而且周期快,此年代正是缺少食物的时期,鱼肉容易换成钱,换不成钱也能让大家改善生活。
至于鱼的饲料,把工棚改成饲养室,养些鸡鸭,收集粪便养殖蚯蚓及蝇虫,顺便鸡蛋能卖钱……
当然要以集体的形式来搞……
饲料机似乎可以搞一下,机械厂本身也有生产磨粉机,将其吃透后进行改进……
有着系统动态辅助的帮助下,很快屠洋洋便在白纸上将原有地基改造成一座小型的综合养殖基地的平面图给一一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