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长公主 第154节(2 / 2)

“是,这位小童, 你可知这里住的人去了何处?”阿牧问道。

“怪老头出门几个月都没回来了。”小孩撇了撇嘴,“兴许是死外边了。”

阿牧闻言, 面色微变,但还不等他追问,吱呀一声,原本紧闭的门突然从内而外推开了。

一个穿着麻衣,头发披散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老夫不过几日未出门,你这小童竟传此等谣言!如此不敬老者,若你不给个说法,我定要寻你家长辈告状。”

小孩顿时慌了神。

他虽然不怕这怪老头,但要是叫阿父知晓了,定会抽得他屁股开花的!

小孩连忙将自家院子里的一个长势颇好的甜瓜摘下,作为赔罪,“我错了,这个送你。”

中年男子掂量了一下份量,没再刁难,“这才像话。”

小孩吃了闷亏,灰溜溜地回了自家茅屋。

这时,中年男子才似注意到站在他屋前的几个年轻人,“几位何事?”

张良从阿牧身后站出,卸下面衣,问候道:“孟公,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你是……”

孟公定睛一看,瞬间露出欢喜之色:“竟是公子!当日一别,没曾想还有再见之时!天色已晚,还请随我入寒舍一叙。”

屋外确实不是说话的地点。

张良微微颔首,示意二人跟上。

阿牧低头进了门,穿行破旧内舍,行过廊间,才发现内藏乾坤。

这屋舍大门破落得他连敲门都不敢用力,可是内部却宽敞异常。一路走来,他见到了许多珍奇古怪的玩意儿。最终,孟公带他们入了一间房内相谈,架上有藏书,还有手工制品,虽然物件繁多,不够整洁,但也能看出此人绝非普通黔首。

阿苍入坐前,不小心碰倒了一个木头打造的精巧物件。

他连忙道歉,然后扶正至墙角,“抱歉,是我没留心……”

“老夫这里少有打理,杂物是多了些,不小心绊倒小友了。”孟公并不介意。

张良的目光挪了过去,“此物瞧着眼生。”

相国家的公子早慧,且见多识广,这世间恐怕少有他未见过的物件。

孟公笑了笑,解释说道,“公子好眼力,此非此世之物。而是老夫从天幕小辈中所言,仿造用于农耕的曲辕犁。”

阿牧心里一惊,“您会造物,莫非是墨家的前辈?”

“老夫尚未领会此物的其中关窍,这柄曲辕犁只是个花架子,让你们见笑了。”孟公感慨一句,“不过,老夫已非墨家之人。”

阿牧目光求助张良,他不小心说错了话?

“孟公脱离墨家,实乃情非得已。”张良只说了这么一句。

昔年,韩王为祭祀先王,便请了墨家之人打造祭祀之乐器。然而造访,变故工期延误,乐器完工未能赶上吉时,韩王震怒,欲处死全数匠人。他父怜兮孟公之才,费劲周折才求得韩王免其死罪。孟公受罚脱身之后,担忧韩王出尔反尔,故而自请在墨家除名,以免墨家其他子弟受其牵连。

孟公感慨一句,“若非公子与相国相助,老夫恐怕早就是一捧黄土。”

张良打量搁置在地的曲辕犁,“能从天幕只言片语便能仿得如此精妙,孟公巧慧,常人不能及也。”

“公子谬赞,农具于民生有利。虽说那位长公主在天幕承诺会将此物推广至各个郡县,但是老夫闲不住,想着若是自己能制成,也好过苦心等待。”孟公回道。

“先生有心为苍生谋福,此乃大义!”阿牧连忙夸赞道。

听这意思,此人似乎是还欠公子一份恩情?

孟公失笑地摇了摇头,“老夫早已不在乎这些虚名了。”

他亲自给众人倒了一碗凉水,然后将小童送来的甜瓜切开,以表招待。

“老夫生平拮据,仅有清水一盏,实在惭愧。”

张良并不介意,“良不请自来,叨扰了孟公清修。您却主动相待,良感激不尽。”

“公子何须与老夫见外,若非你和你的父亲,老夫这条命早就葬送在了在了新郑。老夫当时便承诺,公子若有用得到老夫的地方,老夫定倾力回报。”

孟公说完,眼神复杂,“公子的脸色瞧着憔悴,可是为这天幕之事所扰?”

韩国国破,相国一家虽失去了往昔地位,但有族人钱财积蓄在身,也还衣食无忧。公子也能够隐姓埋名度日。然而,突然出现的天幕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尤其是知道公子还欲行刺始皇帝的凶险之举。

孟公吃惊的同时,却又不怎么意外,相国家的公子虽然样貌文弱,但抱负不浅。

“多谢孟公关心。良多地辗转奔波,误感风寒,如今已然好转。”张良话入正题,“良此番前来,只为求您一事。”

孟公:“公子但言无妨。”

“孟公曾以易容之术闻名天下,良欲习之,不知可否赐教?”张良请求道。

孟公心中思量。始皇帝之前并未重视相国家的子嗣,也未曾专设画像通缉。公子靠伪装身份性别,倒也能安稳度日。而如今被天幕揭破,恐怕这天下人人皆可轻易辨出公子身份。

“好。”孟公答应了,“不知公子之后有何打算?”

他一老朽,独自隐居山林度日也就罢了。可公子还年轻,有一身才华和抱负还未施展,若因此埋没,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