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长公主 第132节(2 / 2)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事情,他是做得出来的。

而张良则不同,他出生贵族,又没有什么亲眷,投奔刘邦完全就是看重他的仁义,以及统一天下的潜能。

刘邦善察人心,对于一身君子风范的张良,他不敢暴露自己太过卑鄙的性格,以免这个人才弃他而去。暗中行刺这事不算光明磊落,若说与张良听,只会惹他不快。

但刘邦心里还留存着想要继续称王的念头,不愿乖乖受降。当然,他不可能带所有人都逃走,不然乾军一到城门口,必定会生戒心,所以他必须要隐瞒消息,并且做出取舍。

除了让自己的妻儿出城受降,他还让萧何替他留下。作为回报,只要他刘邦活着,便会替他们奉养父母。

刘邦对张良说是一起逃目标太大,他让纪信,萧何等人走了从另一条密道出城,兵分两路。张良并未起疑心。】

【我在太空开机甲:我觉得刘邦可能想得有点太多了,张良年轻时可是敬佩过荆轲刺秦的义举,并且也效仿前辈,敢在博浪沙刺秦,他应该并不计较这种行刺之事吧?】

【草莓甜心卷:你也说过是年轻的时候。历经岁月的沉淀,张良已然成长了,不再是当年为了复国四处而奔走的愤怒青年。他眼中越来越看得到民的疾苦,为了天下苍生,帮助刘邦尽快战胜项羽,他甚至能为汉军覆灭韩国出谋划策。

刘邦知道张良不重钱物,光靠钱是收买不了他的。而越是在落魄的时候,他便越是不能在张良面前暴露本性,失去这个重要的谋士,所以才分外小心。】

天幕镜头一转,给出了另一处的画面。

刘邦在亲信的护送下,跑了几个时辰,战马都受不了了,方才歇息。

可是他才刚刚休息了一会儿,斥候便来禀报,说是乾军已经追上来了!

刘邦暗骂一声废物。

他能够猜到,那边的计划肯定是失败了,不然乾军早该乱作一团了,怎么会这么快追上来?

“诸侯联军派来接应的军队去了哪里?寡人都逃到这里了,怎么还未见到他们的人影?”刘邦刚上马就在抱怨。

张良眉关紧锁。按照约定,在方才二里地应该有联军的,除非是生了什么变故。

“主公莫慌,他们可能是一时耽误了,我们先往南逃。”

等到了英布的地盘,就暂时安全了。

他们刚上马,乾军便冲锋而至,紧追不舍。乾军出动的是精锐的骑兵,不到片刻就与他们拉近了距离。

追赶在前端的乾军士兵们怒喝。

“刘邦,若你再不停下,束手就擒,我们就要放箭了!”

如果没有在受降前来那么一出行刺,刘邦可能还会考虑。但他已然得罪了那位公主,现在投降,那只有死路一条!

傻子才停下呢!

刘邦用马鞭抽动马匹,跑得更快了。

韩信见他们对喊话视若无睹,面色越发冷厉。

士兵们奋勇上前,追上了汉军的尾部人马,与之拼杀,而韩信则盯紧了刘邦。

敢派人行刺公主,罪无可赦!

韩信取出弓箭,瞄准了刘邦未防护的颈部。

利箭离弦,贯穿了那人的咽喉。刘邦瞪大双眼,双手无力地松开了缰绳,从马上跌落。

“……主公!”

张良侧身回望,见刘邦中箭,顾不得自身安危,连忙下马去寻。

刘邦的咽喉已被箭矢穿透,他双手徒劳地摸向脖颈,却也止不住鲜血从中涔涔流出。

如今见子房为他奔来,他嘴唇嗫喏,竟是连遗言也交代不出了。

想他刘邦这一生落魄过,窝囊过,也富贵过,可终究……还是未能成就一番霸业啊。

刘邦心有不甘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张良抱着刘邦的身躯,悲痛地为他合上了双目。

马蹄声离他越发之近,张良抬头时,一柄长矛破空而来,肃杀之气直袭他的面容。

张良闭上了眼。

然而,锋利无比的长矛下移,抵住了他脆弱的脖颈,未有再前。

韩信扯住缰绳,极有分寸地掌控着手里的兵器。

“胜负已分。”

第105章 “好久不见。”

“……为何停手?”张良意外地问道。

韩信俯视着他, 他对这个长相俊美的男人有几分印象,“公主有令,不杀谋士。”

刘邦已死,汉军军心大乱, 被乾军打得溃不成军, 不少士兵不知逃往何处, 当场便投降。

韩信指了指地上的张良, 向士兵下令。

“绑回去。”

【咸鱼突刺:哦豁, 韩信将军,您这威武倒是威武, 但怎么亲手把情敌给带回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