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长公主 第112节(1 / 2)

“普通与精细的曲辕犁有何区别?”

墨家巨子将公主请入屋内,屋内正摆放着几柄曲辕犁,他拿起一柄递过去给熙和查看:“耕地的效率无甚差别,但精细款的曲辕犁选用的木料更佳,样式也更为美观。普通款的木料不仅价钱低,木头上的毛刺也磨得不够干净。”

若要推广至百姓,自然是普通款造得更快,耗费的价钱也低。至于其中的缺陷,倒是可以忽略不计。百姓们若得此物,高兴还来不及,区区毛刺,不足挂齿。

“数量少了些。一个月之后,我需要至少百柄普通样式的曲辕犁。”熙和面无表情地扎进手里的一枚软刺挑开。

农时已过,何必这般着急?

墨家巨子不解:“公主,您这是……”

“父皇召了各地郡守入都城,若想将曲辕犁传扬至各地,由这些地方官帮忙岂不更好?他们顺路带回农具,教会黔首使用,来年正好能赶上耕作。”熙和说道。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也免去了政令传达之繁琐。

就是这时间紧了些,上百柄,数量实在是多了……他和弟子们恐怕得昼夜不休,才能完成公主所需的数量。

巨子想想就觉得头秃。

“我会让侍从去采购一批木料,再去附近招募多位匠人全力助您。事成之后,父皇必有重赏。巨子,你可愿为了天下黔首,完成此次重任?”熙和问道。

墨家巨子当即说道:“唯!”

同巨子又交谈了些细节,熙和回到书房,处理今日朝堂内外的事务。

才动笔半个时辰,吕媭便求见。

熙和有些意外,“宣。”

吕媭行礼后抬头,似乎刚从哪里占得了便宜,她的唇角自信地上扬。

“公主,我与阿姊近日翻看了府内的账务,虽然府内靠着售卖肥皂和胭脂水粉等物入账不菲,但是您新研究的火药和玻璃等巧物花销甚多,且短期内又无法转换为钱财,若是仅靠您一人承担,长此以往,府内只怕是要入不敷出了。”

熙和动作微顿。

火药一年内若没有新的进展,父皇怕是要比她还急,定会对她加钱。不过,玻璃以及其它尚未问世的物件若要继续研制,恐怕得劝说亲朋好友,鼓励他们投资……吕媭主动来提,应该是有更好的办法?

熙和:“愿闻其详。”

“公主,天幕后世小辈所用之物千奇百怪,观其妙用,大有乾坤。天下除了陛下,唯有商贾最富。您制造后世之物,商人比任何人都要知清楚它们的价值。不如筹办一场盛大的商会,邀天下富商来咸阳,共同逐利?”吕媭兴奋地说道。

熙和起了兴趣。

吕媭这说的不就是后世的展销会吗?

要想将蛋糕做得更大,自然是要有持续的资金和人脉。从无到有这个过程较为缓慢,她需要更多的友商替她分担风险,以及在制作物件成功之后,将其售卖,推广至大秦各地。

“……以公主的名气与威望,相信各地商人会心动的。您只需要在下次天幕发言,他们定愿意冒险来到咸阳谋求机遇,届时,我可代公主与他们商讨合作细则。”吕媭建议道。

“准。”

熙和说道,“我明日便去寻御史大夫拿户籍。吕媭,便由你来查看天下各地富商的居所,拟定邀请的名册。”

“诺!”吕媭很是高兴。

这件事情若是办好了,公主便对她信任有加,她会抢在王萍之前,成为公主的心腹之臣!

熙和不知吕媭的小心思。

举办展销会的场地……为了宣扬,可能要与民同乐,期间鱼龙混杂,还是不要选择公主府为宜。可若选择在街头,人群热闹起来,更不易管理。

熙和想着,突然眼前一亮。

她知道该选在何处了。

第89章 “缺钱几何?朕给你批。”

章台殿。

刘邦眼神不断地在四处打量。

这宫殿又高又大, 比天幕里看的还要气派!这也怪不得另一个“他”初入咸阳宫就被迷了眼。

当然,若不考虑权力与美人,他还是能收敛住的。

一些比较早到的朝臣们已经在议论了。

“……那便是刘邦?”

“东张西望,毫无规矩, 果真是个没见识的乡野村夫。”

“他的年岁看起来比李斯还要大。”

朝臣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刘邦本来浑不在意的, 直到听到最后一句, 突然皱起眉。

他压低声音询问:“萧何, 哪个是李斯?”

萧何随同刘季一起进来,眼神示意他的右前方, “那位便是李廷尉。”

同时也是他现在的上司。

刘季往那处一看。

李斯现在的神态并不算苍老, 但是眼角的皱纹和那明显的白发已经彰显他年过半百的事实。

而他刘季现在还处于壮年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