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长公主 第97节(1 / 2)
天幕中的她又不曾弑父上位,父皇为何还对她有误解?
熙和有点想不通自己哪里招了父皇惦记。
若不敞开心扉聊聊,那么叔孙通今天能让她读孝经,改日就能让她将孔孟之书读个透彻。
这对于理科生来说就有点折腾人了。
熙和想了想,决定去先后院看看她即将献给父皇的礼物。
墨家巨子恭候她的到来,“公主,龙椅已经造好了。其中的花纹和样式均按照您给的图纸雕刻,请您查验。”
龙椅并未修饰珠宝,但是内敛奢华,椅身蕴含着云纹波涛,扶手处的龙头雕琢细致,龙鳞栩栩如生,很是气派,初见有吞云吐雾之感。
将此物献于父皇,想必父皇心情好,便愿意听她说话。
唯一需要担忧的,就是龙椅材质的问题了。不知放个几十年后,木头是否会被虫蛀生朽。
熙和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墨家巨子微微一笑,打着包票说道:“公主无需忧心,椅身此乃上等金丝楠木制成,且已施漆,莫说几十年,就是放上个几百年都不会有半点差池。”
熙和这下满意了。
若是她登基的时候这把龙椅坐不了,她可要把人逮出来负责售后呢。
第74章 “你卖这个,不会被官府捉拿吗?”
“终于到咸阳了。”
刘季很是新奇地打量着高大巍峨的城墙, 这和他在天幕中看到的倒是有些许不同。
城门口有许多要入城的人在排队,等待守卫查验身份,刘季随意地扫了几眼,从服饰装扮辨别, 外地人居多。有些小商贩们直接在城门脚下售卖一些稀奇之物, 竟也不见士兵前去驱赶。
“怪哉, 怪哉!咸阳竟对商贩如此宽厚?”刘季感慨道。
带领他们入咸阳的田御史看到这一幕也感到惊讶, “本官离开前, 尚未出现这样的情况。”
排在他们前面的一位老者听到了他们的交谈,转过身来, 说道:“这是长公主的命令。不只是我们这些人在这里兜售货物, 就连公主也在这里做生意。听说不久之后, 官府还要在这里盖房子管理,说要建什么贸易市场呢!”
萧何认真地看了一下这里的商贩们。他们彼此之间还有相邻的间距,而且也能看到官吏们在其中巡视。
想来有官府的监管,来这里交易的双方都能安心。
萧何客气地询问:“这位老伯,您说长公主也派了人在此售货?”
“就是那几家建了屋子的。”老者给他们指了个方向, “左边一点卖的是衣袍的,样式新奇昂贵的有,保暖便宜点的也有。中间那里卖的是一些公主制作出的一些新奇货物,胭脂水粉之类的, 至于最右边的那个……那里负责宣读宫里最近出的政令和咸阳一些新的变化。若是有人要寻人或者售货, 也可出钱, 让官府代为宣传,士兵们管这叫做——”
“报纸。”老者牵着的一个小童说道, “前两日,报纸上还说从下月起, 陛下会削减赋税,而且能兑换之前承诺给阿兄们的军功呢!”
小童边说,边从篓子里取出一张写满文字的纸。
萧何虽然已经对造纸术有所了解,但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这位老伯,可否借这报纸一观?”
此人说话文绉绉的,想来也是来咸阳一博机缘之人。老者对这样有能力的人还是比较敬重的,“孙儿,给他看看。”
“你们小心点,别给我揉破了。”小童不大放心。
刘季笑嘻嘻地说道:“放心吧小子,弄坏了我就再给你买一份。”
“你们可要说话算数。”小童这才愿意给。
萧何接过这份报纸。
这报纸的版面很宽,主要记载咸阳最近发生的大事件,涉及招揽人才,对贪官污吏的惩治,一些杀人犯的判决,赋税,征兵攻打百越以及兑换军功等事项。
“李斯居然还活着,始皇帝可真是大度。”刘季眼尖地看到了对李斯停职查办的处置,这可跟天幕说的那个暴君不大一样啊。
背叛者,不应该都拉出去砍了吗?
萧何沉默了一瞬,“刘季,我告诉过你,天幕之言不可尽信。”
“诚然。”刘季感慨道。
始皇帝竟然连伪造诏书的李斯都能谅解,那么萧何曾经为反贼谋过事的这点罪名都不算个事儿了。
萧何还在看报。
关于兑换军功,上面详细说明咸阳内外的地契已经给满了,周围一些偏僻的郡县地盘还有少许名额可以兑换。以前立下过功劳,需要土地的,也可等大军拿下百越之后,赠予沃土。实在等不及,也可以拿军功兑换等价物。例如公主新研发的纸,还有精盐,肥皂等物。报纸上还有一些招工的信息,长公主府关于造纸,纺织,还有化妆品制作等部门等缺人,现招募大量的人员做事,有经验,或者女子优先,待遇丰厚。
“这报纸可当真不得了啊!”哪怕刘季不怎么爱读书,也了解这报纸的妙用,“萧何,你说得不错,始皇帝果然是缺土地兑换军功,这才去打百越。不过,百姓会放弃田宅,选择兑换实物吗?”
“军功大的人可能不会,但是那些立功少的就不一定了。”萧何猜测道。
若立下的军功只够赏赐一间宅院,而这间宅院却非在故土,那么,换取等价物也是一件极为合算的事情。
老者感慨道:“之前陛下征服六国,我家有两个孩子参军,虽立下了军功,但再也没能回来。我年龄也大了,怕也是等不了陛下把百越拿下来,再迁徙他处。”
他家住地离咸阳不远,有一间破屋和几亩田地,安安分分地守着,子孙倒也能过活。
“老伯,这孩子可会识字念书?”刘季问道。
这位老者和孩子的衣着装扮,看着不像是贵族啊。
“我们都不识字,不过购买报纸之后,卖报纸的人会将我们请入屋舍内,派人将报纸上的字一一念给我们听。长公主弄出来的那些物件,我们不是很懂,但是那些纸和精盐,肥皂都是限购的,我们邻里有人换过,过不久就有贵人特意派人用高价收,比起田宅,也是不亏。”老者说道。
刘季对此很感兴趣,看着那些不远处的摊点,想去亲眼见识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