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517节(2 / 2)

苏寒山只是微笑,放下酒杯,右手一拂,碧血鸳鸯剑就横在桌上。

断神齿轮,之前已经出现在他左手中,这时,他对着碧血鸳鸯剑找了找,运起《武圣炼宝法》,人剑心意相通,使宝剑护手的位置出现凹槽,将齿轮按了进去。

“我门中长辈,对祭酒前辈也有点关注,望气之后,提点我说,祭酒前辈不久后好像要出海?”

苏寒山收了剑,道,“出海之前,特地在我这里逗留许久,总不至于因为我们这里风景独好吧。”

“前辈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麻九公看看在座众人,脸色复杂,既是震惊,有一种计划被打破的感觉,又有一种欣喜。

“我原本到这里来,一是有心跟寒山你们结交,毕竟朋友关系需要多多经营,关系厚了,日后才好互相扶持。”

“另外就是……”

他看向包拯,“想要请包道友跟我一起出海。”

包拯八风不动,泰然自若,其实眼神却落在烤肉之上,思索着要不要再加点糖。

他在降魔世界审理阴阳,从前事务繁重,现在事事步上正规,心境闲适许多。

刚才苏寒山那番变化,他是神色变动最少的,犹如老山古岩。

直到这时有人提他名字,他才抬眼看去,客气的拱手说道:“不知包拯有何殊异,值得老先生看重?”

第400章 书院

从中土山阳九郡,出海数十万里,向东遥遥可见一片大洲。

那里就是东际灵洲,自古以来,就是人族妖族混居之地。

齐、晋、楚、吴、越。

中古时代的五大皇朝,古楚皇朝末年,曾经有过一个名叫伍胥山的儒家大圣者,因为家族之仇,逃离楚皇朝的腹地,在诸侯国中,选中吴国公子,辅助建立了一番伟业。

不过后来,此人被古吴王朝的继任帝王猜疑,想要设法将之铲除。

可是当初,连古吴王朝的都城建造,都有这位伍胥山参与其中,相土尝水,山川地脉布阵的学问,堪称天下无双,对于自身祸福,怎么会没有预测?

他提前挖出双眼,悬挂在城门之上,激发出“相地乌瞳神芦大阵”,阻拦吴皇派出的高手,然后假死潜入大江,顺江水之脉,飘流数十万里。

等他在东际灵洲上岸,找了一片荒山野岭定居,余生之中,开门讲学,随缘收取门徒,儒门道统之中,就多了“东洲原道岭”一脉。

后来常有中土儒者,乃至别家学士,前来交流学问,名声不绝,很多妖怪拜入门下。

直到七百年前,这一脉才灭亡于秦朝东征大军。

七百年过去,历经秦、楚两代交迭,屡次战乱,加上地方小部族的妖怪,又没有太多记录史书的习惯。

原道岭,已经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荒山野岭。

最近两三百年,都只有一个牛妖村庄,在这里生活。

村子南面的打谷场上,村长带着全村的半大孩子,趁着今天日头明亮,不冷不热,一起大声读书,考教学问。

只见三四百个孩童,小的六七岁模样,大的十四五岁模样,男孩子头上都长着短短牛角,女孩子身上配着野花,盘坐在地上,摇头晃脑的读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村长胡子一大把了,头顶上的毛都秃了一块,两根牛角却是锃光瓦亮,打理的很好,穿着件青布衣服,盘坐在草堆上。

“牛七七郎,你起来。”

村长点了个十岁出头的小男孩,“过来展示一下你今年的学问。”

打谷场旁边,都有木头做的靶子,看起来像是老虎,狮子,野猪之类的东西,全都是实心的。

牛七七郎手上拿着一根尖锥走过去,但那把锥子本来也是木头造的,而且木质松散,一看用的材料就不如那些靶子好。

他有点紧张,看了看村长,得到鼓励的眼神之后,才深吸了一口气,双眼专注地看着靶子,绕着一只野猪靶子走了两圈,突然出手。

笃!!!

牛七七郎身体猛然向后一跳,拉开距离。

所有人都看到,那根锥子已经有两寸来长,刺进了靶子里面。

小孩子们发出喔的惊呼声。

“好好好,正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村长高兴的说道,“这是拳谱里面的大道理。”

“意思说的就是,你力道用的干脆利落,一发就收,该舍就舍,就算是一块木头,也能贯穿目标,不会折断。”

“但如果你只知道用蛮劲死劲,手上不知道缓一缓,只知道硬往里怼,就算是金子和石头打造的兵器,也会被折断。”

牛七七郎刚才这一下,就是顺着野猪靶子的木纹捅过去的,而且一感觉到手上阻力过大,立刻松手后跳。

这样一来,锥子才没有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