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124节(2 / 2)
苏寒山看见苏铁衣没事,这才松了口气,手也松了些,脸色却不太好看。
“他弱点那么明显,我们两个联手,干掉他是早晚的事,何必那么冒险?”
苏铁衣笑了笑:“我穿了护甲,有把握才那么干的,而且……”
他脸色郑重起来,“我以前闯荡江湖的时候,听过一些前辈探讨的,针对大势力门徒的经验。”
“像这来自天命教的真形高手,身家绝对是很丰厚的,眼界也超凡,就算逃窜至今,已经不剩多少家底,也难说还有没有什么隐秘的禁术拼命手段。”
“对这种人,最好能以突兀的情况将之斩杀,不能真让他意识到自己到了绝境。”
苏寒山转念一想,倒也确实是这个理,心情却仍有些不好,环顾四周,身影一闪,就到了倒塌的房屋砖石之间。
黄明礼正昏死在此。
他被苏铁衣炸掉一只耳朵的时候,就已经震伤大脑,耳鸣晕眩不止,又被苏寒山借力转移的一掌打出内伤,两相叠加,才彻底昏死过去。
但这种伤势对天梯高手来说,其实并不太影响战力。
依苏寒山个性,本来肯定趁他昏迷,直接打死,省得让他醒来,多费手脚,此时却一脚踏过去,先震断了他任督二脉。
这两条主要经脉一断,内力顿时失控乱窜,在身体各处带来胀缩不一,冷热交替的痛苦。
黄明礼惊醒过来,却因内力失控而不能动弹,眼中看到苏寒山的身影,更看到那颗头颅,顿时震惊不已。
苏寒山俯视着他,说道:“当年牵头破坏秋猎的规矩,偷袭围杀,如今又不惜跟天命教的余孽勾结,所换来的就是这样的下场,你感觉如何?”
“呵,呵,成王败寇而已。”
黄明礼咬牙切齿,心中痛恨至极,却不愿在临死的时候示弱,忽然强笑道,“看看今天的沧水县,老夫更确定,当年并没有做错,倘若不是你这个小兔崽子瘫痪了五年,只怕我们黄家覆灭得更早。”
苏寒山眼神一闪:“嗯?”
“看来当年的事,果然是跟你们黄家有关系。”
苏铁衣快步走来,“凭你的本事,还不可能在我跟大哥陪同的情况下,以毒针伤到寒山,难道,你五年前就已经跟天命教有所勾结?”
黄明礼哈哈笑道:“没错,当年把这小畜生弄成残废的,就是来自天命教北荒分舵的高手。”
“天命教在中土虽毁,在北荒依然有庞大势力,你们就算灭的了黄家,一辈子也不可能报得了五年前的那桩仇,哈哈哈,一辈子也……”
“五年前会跟你们产生交易,那个时候的天命教,应该还在为梁王之乱做准备吧,跟你交易的人真的是来自北荒吗?”
苏寒山的声音很平淡,眼神也很平淡,似乎没有因为黄明礼的话有半点波动,“还是说,其实早在梁王之乱的时候,就已经不知道死在哪个犄角旮旯里了?”
黄明礼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嘴唇抽动了两下,忽然发狂般叫道:“大楚已经到了末年,你,你们全家也迟早会……”
咔!
苏寒山一脚踩断了他的喉咙。
苏铁衣舒了口气:“也是,跟他们家勾结的,更可能是参与了梁王之乱,估摸着也活不下来,咱们算是彻底报了仇了。”
“也未必。”
苏寒山笑了笑,“那话是说给他听的,就是要让他临死的最后一点算计也落空,至于天命教嘛……”
他丢掉了那颗脑袋,指间气流震荡,清去血渍,“看这天下的局势,迟早能碰上的,我不急。”
苏寒山回到大楚王朝的第一个时辰内,黄氏武馆覆灭,诸多精怪全被拿下。
黄、刘两家的私宅产业,很快就彻底被衙门的人进驻。
怒沧江尚未被冰封,大水浩荡奔流,澎湃的水声,伴着难民们的身影,沿江而至。
大和尚一脸苦相,灰色僧衣上打着补丁,踩着一根芦苇,飘然过江。
“司徒云涛,你们司徒家自己的家事,在家里斗也就算了,连你想派特使查天命教余孽,都要百般掣肘,就因为高文忠算是你郡尉的党羽,拖延下去,如果出了事,方便找个由头处理他吗?”
和尚看着江边的难民,叹息了一声,“在这样难民大迁移的时候,摊上这样的郡守世家,真是不幸。”
“希望真如你所说,高文忠是个有担当的,不要乱了阵脚。”
第129章 三阴折柳,十地之首
黄家众人本来被秘法影响了心神,大有一种不管不顾,死战到底的气势。
但是,因为黄明礼他们死得太快,衙门的普通捕快,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冲进武馆,跟这些武馆弟子短兵相接,在几个决定性的高手之间,战斗就已经落下了尘埃。
县令高文忠,也是对秘术有研究的人,发现院中散落的那些稻草娃娃之后,很快就知道其中奥妙,一把火将之烧了,使诸多武馆弟子从那种莫名狂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一看敌我人数的悬殊,再看到黄明礼、刘四太爷等人的尸体,他们哪还有什么抵抗的欲望,纷纷缴械投降。
依高文忠的话来说,把这些人查办之后,大概只有少数直接判下死刑,其他人等罪不至死的,正好都可以在接下来几个月,安顿难民的事情之中,发配去做苦役。
苏寒山他们,虽然是这一战的主力,但毕竟没有官府身份,不好直接参与抄家,只能等到事后,官府方面以嘉奖义士的名义,给予他们回报。
在场能直接瓜分的,也只有那些精怪的尸体。
松鹤武馆拿了大头,风雷武馆也分到六只乌鸦,各回各家,暂且等候后续。
“武馆那边的重修,还没到完工的时候,咱们还得先住饭馆。”
苏铁衣返程的路上,兴致勃勃的说道,“话又说回来了,咱们这次,不但报了大仇,还干掉了天命教余孽,回报必然极其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