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1)

(' 赵辰实在给力,拉着精力不济的老头老太太在外面转悠了一天,回来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两个孙子在跟前,老两口心情愉悦:“下次凌儿也一起出去玩。”尝过了常娘子做的晚膳后,又连连夸赞,“今天的饭菜味道好。” 赵淩这会儿不需要酝酿情绪了,拿出哄太后和赵王氏的功力,两三下就把老两口哄得眉开眼笑,连大儿子和特别会来事的卢姨娘不在一起吃饭都没在意。 赵辰对他暗暗瞪了一眼:佞臣! 赵淩:哼! 仆从中间倒不是没有想找老两口告状的,但当着赵淩的面可不敢多逼逼一个字。 他们也怕被发卖或者辞退。 虽说赵辰、赵淩肯定是要走的,但可不是住几天就走,起码得住过年,还得有半年时间。 再说,老头老太太求情有用吗? 老、大老爷都被打了。 几个仆从到底没真脑子转不过弯来,比往常更加规矩地伺候完老两口就寝,竟然一个字没多说。 赵辰出了饭厅,就到了赵淩屋里,交流各自白天的活动。 赵辰这里没什么好说:“爷爷奶奶带我去吃渔家饭了。我们包了一条船,钓起来鱼就直接煮了吃。现在时间晚了,听说前几个月还有菱角,嫩嫩的时候吃,甜。奶奶还跟我说水八仙,好几样我都没吃过,听着就好吃。你可得让常妈妈多学着点,以后回京城了,让常妈妈做着吃。对了,你今天做什么了?我瞧着家里好像清净了不少。” 赵淩瞧他一脸向往,像是后世见美食博主做的吃的各种美食,就觉得都是神仙美味一样,也不管自己吃得惯吃不惯,也懒得戳穿他,云淡风轻地说道:“没什么,把卢姨娘和大伯一起揍了一顿,发卖了一些仆人。剩下的先让梓萱教规矩。” 赵辰一听,觉得自己听错了:“你说你把谁给揍了?” “老不要脸的和他那个妾。”赵淩加重语气,把他们占据了正房,用赵王氏嫁妆家具的事情简明扼要的说了。 赵辰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娘希匹!你鞭子借我,我得再去抽他一顿!” 作为家中长子,赵辰和爹娘的相处时间最久,也最受重视,感情自然是最深的。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只会比赵淩更生气。 他跳着脚骂:“爷爷奶奶是死人吗?老不要脸的一大把年纪了不懂规矩,他们当爹娘的也不管管?丫的,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在边上伺候的来福来俊兄弟听得感觉脸都麻了。 大郎骂人怎么比四郎还狠?竟然连自己爷爷奶奶都给骂了进去。 赵淩把他摁住:“先别,过来一起把账算清楚了。” 赵家, 特指赵骅家,数字敏感属于家族遗传,价格敏感更是血脉传承。 赵辰小点的时候还傻憨憨的, 自从出了连奶娘一家都被发卖的事情后, 他就也管起了自己小院的财务, 到现在他还每个月会盘库。 这边宅子的账本, 他一看就懂。 盘账不是计算账本有没有做平, 而是看里头一些不合理的支出。 譬如神都大米价格一斗大概在二十钱,象州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价格会比神都便宜一点,秋收时候价格会更便宜。 赵家这边登记的价格是十五到十八钱一斗, 瞧着很合理,但很不合理。 赵家本来就是地主家庭。 什么叫地主? 有田地, 才叫地主。 赵家以前的主要收入,就是卖粮食。 这样的赵家, 为什么还要花钱买粮? 宅子里百多号人的日常消耗, 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赵辰、赵淩和来福、来俊一起把算盘打得啪啪响。 赵淩力气大,算盘珠子都快打碎了。 常娘子和常威端了甜汤过来:“都快亥时了,吃点东西就休息吧。” 梓萱也跟在后头进来,倒是精神奕奕, 坐下一起喝甜汤:“快来。账一天也算不完。” 赵辰把账本一推, 抚着胸口:“唉,不行,我这气的。家里吃饭, 有时候还掺点粗粮,瞧这儿的账本,从上到下都是顿顿大米。” 赵辰说的掺点粗粮, 指的是他们主人家的饭食。粗粮也不是很粗的粮,一般是豆子、南瓜一类。 像来福他们这样的仆从,包括原先在宫中的梓萱,主食基本是以粗粮为主。 梓萱因为武学天赋高,倒是不缺肉,不过像她这样的宫女是极少数。 想知道家里实际的开支也容易。 他们只需要计算一下厨房实际做的东西,再找仆役们分别询问,就能大致推算出来。 心不在焉地喝完甜汤,兄弟俩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起来,用早膳的时候,就听赵爷爷问起:“老大呢?怎么昨天没见到人,今天还没见到人?” 平时在家惫懒就算了,现在当着小辈的面,怎么也是这副德行? 有 ', ' ')(' 没有个当长辈的样子? 赵爷爷很不高兴。 俩孙子瞧着这老头也不高兴。 子不教父之过。 赵复不能说无法无天,起码也是没规没矩,得怪老头没教好。 赵淩就很直接地说道:“哦,大伯和卢姨娘被我打了一顿关起来了。” 赵爷爷赵奶奶一听,第一反应是自己耳背了,没听清:“啊?” 赵淩大声重复:“被我打了一顿,关起来了!” 老头老太太听清楚了,就是脑子更加不清楚了:“淩儿把你大伯打了?” “对的!”赵淩继续大声回答,还把自己的马鞭抽出来,给他们看,“用这个打的。” 他随身带的这根马鞭,在他的马鞭中间属于比较朴素的那种,就是普通小牛皮制作,手柄混着金丝编织,并没有镶嵌宝石。 两人一听,顿时抚着胸口,一副快要背过气去的样子,跟赵辰一模一样。 丫鬟小厮赶紧上前帮两位老人拍胸口顺气。 赵淩却无动于衷,连赵辰都没什么反应,慢条斯理地接过丫鬟递过来的茶水漱口。 “爷爷奶奶,你们别装了。大伯那样子,打一顿还是轻的。四弟力气小,抽一顿不过是小惩大诫,皮都没破一点。”赵辰说话一点都不客气,“你们俩就眼睁睁瞧着大伯带着个姨娘,住我们家的正房,还用我娘的嫁妆?” 赵爷爷装不下去,心虚地狡辩:“这不是你们都不回来,房子空着也是空着。” 他本来不觉得这有什么,现在听孙子一说,还真觉得不妥。 “再怎么空着,主客也是要分清楚的。”赵复这种的,说白了就是上门打秋风的亲戚。 什么时候轮到这么个东西当家做主了? 赵淩昨天在家扮黑脸,这会儿赵辰在家,当然事情都是由大哥做主。 他乐得清闲,在边上看赵辰输出。 赵辰继续:“爷爷奶奶你们在家享清福,什么都不用管。放心,家里这些烂账,我会算清楚的,就是得先委屈一下大伯,等过一阵我这边事情算清楚了,再回去跪祠堂。” 家里十几年的烂账,可不是管家、账房之类的下人只手遮天花用的。 他们没那么大的胆子,也没那么大的能耐。 毕竟赵家人均价格敏感,他们就算贪墨一部分,也不会很多。 能够用假账挪走银钱的,除了赵复这位“赵老爷”,不做第二人想。 老两口既然以前不管,那以后也别管。 赵爷爷听得真的差点气得两眼翻白。 赵奶奶也气得声音发颤:“怎么还要跪祠堂?” 赵辰冷冷道:“不跪祠堂,难道去跪公堂?” 赵淩赶紧“打圆场”:“爷爷奶奶别生气。你们要是气出个三长两短来,父亲得丁忧回家守孝,三年……六年后能不能再受到陛下重用还是两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咱们自己家的家务事,肯定在自己家处理,不会上公堂的。” 赵爷爷听到耳朵里,觉得自己哪怕死了,都得掀飞棺材板跳出来,站起来指着两个孙子,大声叱责:“你、你们!王氏平时就是这么教你们的?” 赵淩说道:“哦,我是太后娘娘教的。” 赵爷爷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说太后的教育有问题。 赵淩长在太后跟前,这是以前书信中有提到过的。 他们往年也会收到一些宫中赏赐的布匹之类,做一身衣裳出去特别有面子。 赵辰瞧得痛快极了:“爷爷奶奶昨天一天累着了,就先待在家里休息几日。” 比起没什么接触的爷爷奶奶,当然是赵王氏这个亲娘更亲。 敢说他娘没把他们教好? 他怎么不说他爹? 他怎么不说他自己? 呸! 赵淩偶尔还愿意装一装,赵辰年轻气盛,装都懒得装。 赵家老两口见兄弟俩走了,他们当然没直接回去休息,而是问清楚了赵复的位置,被下人带去了客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