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成为霍光的是你(2 / 2)

“呵呵。”温禾突然冷笑一声,打断了他的话,语气里满是讥讽。

“方才长孙侍郎还说,不担心我成为王莽,如今怎么又说我太年轻、让陛下难安?”

长孙无忌望着温禾,眉头紧锁的更深了一些。

“你不会成为王莽,可你有一天或许会成为霍光。”

闻言,温禾赫然打断了他。

“诶诶诶,长孙侍郎可莫要咒我啊,霍光的结局可不太好,如何可以的话,我倒是蛮希望成为诸葛亮的,季汉丞相,千古流芳啊,可惜我做不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呵呵,成为霍光的是你吧。

长孙无忌望着温禾冷硬的侧脸,轻哼一声,缓缓摇了摇头。

方才的争执像一层薄冰,横在两人之间,他沉默片刻,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底的疑惑,开口道。

“某其实一直有一件事想问你。”

“不想回答。”

温禾想也不想,直接撇了撇嘴。

他与长孙无忌本关系本来就不好。

方才对方还想着逼自己退出朝堂,此刻又来问东问西。

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我与长孙侍郎之间的关系,好像没必要一定要回答你的问题吧。”

这话怼得长孙无忌一噎,索性也闭了嘴。

廊下顿时陷入寂静,只有朱雀门外的欢呼声断断续续飘进来,衬得两人之间的气氛愈发尴尬。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沉默。

李世民携着李承乾走了过来,小太子脸上还带着未褪的亢奋。

李世民扫过温禾与长孙无忌,见两人脸色都有些紧绷,不禁疑惑道。

“你二人在此作甚?方才在城楼上,还见你们一同站在宫墙边,怎么这会儿倒生分了?”

长孙无忌正要上前见礼,顺便解释方才的争执,温禾却抢先一步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戏谑。

“陛下,方才舅父说要请臣去吃牛肉,臣直接拒绝了,您也知道,如今大唐虽有肉牛入长安,可私下宴请吃牛肉,终究是违了规制,臣身为大唐公仆,怎么能做这种违法乱纪的事呢?”

“你!”

长孙无忌猛地转头,错愕地瞪着温禾,没想到这小子竟会编出这么个离谱的理由。

温禾却冲着他咧嘴一笑,眼神里满是狡黠。

气死你!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铁青的脸色,又瞧了瞧温禾促狭的模样,哪里还猜不到两人定是又闹了不愉快?他忍着笑,摆了摆手。

“无妨,近日确实有不少肉牛北方运入长安,朕也是知晓的,不过……”

他话锋一转,没好气地看向温禾。

“你这竖子,也莫要胡说,辅机素来谨守规制,怎会邀你私下吃牛肉?”

温禾嘿嘿一笑,不再多言。

目的已经达到,见好就收才是明智之举。

李世民身后的李承乾偷偷探出脑袋,冲着温禾挤了挤眼睛。

温禾没回他,只是朝着李世民躬身道。

“陛下,热气球也演示完毕,臣想着先带着匠人把热气球运回工坊,免得留在宫中出岔子。”

“嗯,去吧。”

李世民摆了摆手,可刚等温禾转身,他又忽然叫住他,语气郑重了几分。

“等等。温禾,朕虽让你专注改良热气球,可百骑的操练也莫要忘了,你身为百骑校尉,该尽的职责,一点都不能少,明白吗?”

最后几个字,他特意加重了语气,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温禾心里猛地一动,瞬间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伪梁已灭,接下来大唐的重心,定然是北方的突厥。

百骑届时怕是也要随大军出征。

想到这里,温禾不由得有些激动。大唐灭东突厥之战,可是载入史册的立国之战!

此战之后,大唐彻底扭转与突厥的攻守之势,开启数十年的盛世篇章。

能亲身参与其中,甚至指挥百骑作战,对他而言,简直是见证历史的最好机会!

“微臣遵旨!”

温禾躬身行礼,声音比之前响亮了几分,眼底的兴奋藏都藏不住。

李世民看着他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无奈地失笑摇头。

“这温嘉颖啊,年纪不大,心思倒多,偏偏还总藏不住情绪。”

说罢,他转头看向一旁仍有些气闷的长孙无忌,语气缓和下来。

“辅机,方才的事,莫要与他一般见识,这小子就是这般性子,你是长辈,要多包容他一些。”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不快,躬身道。

“臣明白。陛下宽宏,臣不会放在心上。”

“明白就好。”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邀请道。

“观音婢今日在宫中备了膳食,还特意做了你爱吃的胡饼,一会一同过去用膳如何?正好,朕也想与你说说接下来处置朔方的事。”

长孙无忌闻言,眼中的阴霾散去几分,连忙躬身应道。

“臣遵旨。”

父子二人在前,长孙无忌随后,一行人朝着后宫的方向走去。

……

温禾牵着马走出玄武门时,夕阳正斜斜地洒在宫墙上,将青砖染成暖金色。

方才在朱雀门方向的喧嚣,隔了几条街依旧能隐约听见,他索性翻身上马,沿着宫墙外侧的小路往朱雀大街走。

若是从正门出去,此刻怕是要被狂欢的百姓围得寸步难行。刚拐进朱雀大街,喧闹声便如潮水般涌来。

街边的酒肆茶楼里,客人拍着桌子高谈阔论,嗓门大得能盖过街上的马蹄声。

挑着货担的小贩也忘了吆喝,凑在茶摊旁听人讲伪梁覆灭的故事。

可明明详细战报,如今还在兵部呢。

连李世民都还没看过。

甚至有书生模样的人站在树下,挥着折扇即兴作起边塞诗,引得路人阵阵叫好。

“如今天下一统,往后总算能安稳过日子了!”

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端着酒碗,大声感慨。

“哪有那么容易?北面的突厥人还虎视眈眈呢!”

旁边有人反驳,语气却没多少担忧。

“不过也不怕!之前会州一战,颉利可汗都被打得仅以身免,等日后陛下派大军北上,定能把他抓来长安献舞!”

“说得好!来,干了这碗!”

温禾骑在马上,听着耳边的欢声笑语,感受着空气里弥漫的兴奋与自豪,心里忽然泛起一阵暖意。

这就是大唐啊。

哪怕历经战乱,百姓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

哪怕强敌环伺,举国上下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他忽然想起长孙无忌说的那句话,嘴角不自觉地勾起。

或许,自己真的越来越像个大唐人了。

一路穿过热闹的街道,温禾先带着工匠们回了万户宅。

交代后厨今晚备上酒肉,好好犒劳这些连日辛苦的匠人后,他才换乘了一辆轻便的马车,朝着自家府邸赶去。

刚到府门口,就看见温柔和李泰、李佑、李恪,站在台阶上翘首以盼。

李义府也站在一旁,穿着一身青色的吏员袍服,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笑着迎了上来。

他如今在吏部做小吏,虽然没有品级,但他知道这是温禾在历练他,所以也做的甘之如饴。

另外还有孟周他们三人,也随着他一同出来迎接。

“阿兄!”

温柔最先看见马车,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伸手就拉住了温禾的衣袖,小脸上满是好奇。

“刚才宫里飞起来的那个红色大袋子,是不是你造的呀?街上的人都说那是‘祥瑞’,能保大唐平安呢!”

温禾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我们阿柔怎么这么聪明?一猜就中。”

温柔被夸得眼睛都亮了,咧着嘴“嘻嘻”笑起来,小下巴微微扬起,满是自豪。

“因为阿兄是最聪明、最厉害的人呀!”

旁边的李泰也忍不住凑上来,仰着小脸,满眼期待地望着温禾。

“先生,那个能飞天的东西,我们能不能也试试呀?。”

李佑也跟着点头,小眼神里满是渴望。

李泰三人见他笑了,还以为有戏,脸上的期待更浓了,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可下一秒,温禾却轻轻摇了摇头,吐出两个字:“不能。”

李泰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李佑和李恽也耷拉下脑袋,像霜打了的茄子。

“吃饭去,可饿死我了,你们阿耶折腾了我一上午,也不管饭。”

温禾嘴里嘀咕着。

可这话,在场的除了温柔,没有一个人敢接的。

“那下次陛下来了,我们也不给他吃午饭。”温柔一副正义凛然,为自家阿兄出气的模样。

温禾被逗笑了。

正要逗逗温柔,忽然听到从街上传来的一阵马蹄声。

听着动静,好似就是朝着他这来的。

他一回头,果然看到一个身穿甲胄的骑兵停在了他的府门前。

“可是高阳县子当面?”

那骑兵看着面前一群孩子,也不知道那个是温禾。

“我是,你是何人?”温禾疑惑的打量着眼前的骑兵。

那骑兵闻言,当即跳下了马,快步的走到温禾的面前。

“标下见过高阳县子,标下是任城王的亲卫,奉命会长安,给高阳县子送来殿下的亲笔信。”

李道宗的信?

温禾疑惑更深了。

好端端的他在前线,写什么信啊?

(本章完)